“呃?”
李信一怔!
很明顯,紅娘子仍是對自己有些微的懷疑,才要委婉的驗明自己的真身,果然跑江湖的沒一個省油的燈。
不過他也不慌,他全盤接受了原主的記憶,自然有這首勸賑歌。
“年來蝗旱苦頻仍,嚼齧禾苗歲不登
米價升騰增數倍,黎民處處不聊生……”
隨著李信侃侃吟誦,紅娘的神色明顯有了動容,時而憤怒,時而悲痛,隱隱的,還帶著些自責,似乎是在責怪自己沒有能力去救助天下的苦難百姓。
李信暗暗搖了搖頭,對紅娘子的稟性大概有數了,苦笑道:“膏粱之家,並非不見貧民之苦,只是認為理所當然罷了,現在想來,當初以為作此歌便可勸得大戶行善,實是太天真了。”
紅娘子沉默了片刻,問道:“李公子對將來有何打算?”
李信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拉起一票人馬,打天下,奪江山,滅豪強,驅建虜,紅娘可願與我一道?”
紅娘子反問道:“咱們……不如去投闖王吧,聽說闖王已經打下了南陽,正在招兵買馬,廣納英豪,以李公子之才情,必得闖王重用,又何必自己打江山呢?”
“什麼?”
李信以為自己聽錯了,他一度納悶,原主為何非要去投李闖,到現在才明白,原來是紅娘子想要投奔李自成啊,而原主李信就算不願意,也因是個文弱書生,無兵無卒,沒有反對權,大機率是被紅娘子裹挾到了李自成軍中!
“怎麼?李公子不願意?”
紅娘子又問道。
李信眉頭一皺道:“你對李闖瞭解多少?又對其麾下諸將,如劉宗敏、李過、袁宗第、田見秀、賀錦、高一功、李來亨與赫搖旗等人瞭解多少?”
紅娘子頓時眉梢一挑,神彩飛揚道:“闖王悲天憫人,是百姓的救星,在十三家中最為仗義,視將士如手足兄弟,在各路義軍中也數闖王的軍紀最好,我早就慕其大名了,剛好李公子也想為天下蒼生做些事,不如和我去投奔闖王,輔佐闖王推翻腐朽殘暴的明朝,以闖王的義氣,必給公子封候拜將,豈不是好?”
李信駁道:“江湖口口相傳,怎能盡信,我們別的不說,就以崇禎二年李闖起兵至今計算,直接或間接死於他手的百姓多達百萬之眾,難道感慨兩句,擠兩滴眼淚就是悲天憫人?
再說他李闖的軍紀,尖銀擄掠,樣樣不少,不見得比張獻忠、羅汝才好到哪裡,李闖起兵是因為崇禎為省那點銀子裁撤驛站,他沒飯吃了,只好殺大戶造反,他手下的兄弟與他一路子貨,既搶掠富人,也禍害貧民,所過之處斷壁殘垣,被百姓憎恨。
後來投了高迎祥,高迎祥馬賊出身,也不是什麼好貨色,一路燒殺,富人窮人一起禍害,甚至還因流寇千里,四處劫掠,讓本來尚能勉強活著的農民活不下去,只能投效他,壯大他的勢力,雖然對於目前李闖的情況我不大清楚,但是他能在短短一個冬季從千餘兵力擴張到數萬,手下必然魚龍混雜,這種情況你和他談軍紀?
我知道,你看不慣我逼人交投名狀,但你想想,我殺的都是什麼人,可有一個平民百姓?我再問你,你敢說李闖的手底就沒有冤魂?
紅娘,道聽途說終究是道聽途說,你常年在江湖行走,江湖上的那些把戲不用我說你也清楚,耳聽為虛,眼見才為實啊。”
“閉嘴,不許你汙衊闖王!”
出乎李信的意料,紅娘子卻是勃然大怒,臉都氣的通紅:“我明白了,你是讀書人,看不起我們這些跑江湖的,闖王不就是泥腿子出身麼,你就百般汙衊他,我真是瞎了眼,沒想到你是這樣的人,好,你想當皇帝,我不攔你,反正我已經把你救出來了,我不欠你的,我們分道揚鑣便是,你帶著你那一百零八天罡地煞去做你的千秋大夢吧,我去投闖王!嗚嗚嗚~~“
說著,還傷心的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