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位面的科舉可不簡單,前後一共分為四場,一次科舉,要耗時六年的時間,這有點升級打怪的意思。
首先考生要先透過郡縣一級的考試,然後再到州府一級,透過兩輪之後彙聚到京城長安,進行第三次考試,下個月就要進行這第三次考試,所以宋清才會這樣問。
以上的程式和熟知的科舉考試沒有太大的區別,無非是秀才、舉人這樣慢慢升級,但是之後就完全不同了,第三次考試後,成績前九名的考生會被安排到不同的地區進行實地歷練,時間為三年,具體地點由抽簽決定,杜絕了任何作弊的可能性。
三年之後這九名考生返回京城,進行最後的殿試,殿試的地點在神廟,最終會有神龍顯靈,由神龍、天師和皇帝一起決定狀元歸屬,更重要的是並不是每一次科舉都有狀元的,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四十六年的時間沒有出現過狀元了。
這就是這個位面科舉的方式,聽起來具有很濃厚的神話色彩,據白羽真人所說,這狀元都是氣運深厚之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王朝的氣運。
因此狀元的地位極高,狀元會得到一塊“狀元令”,如同尚方寶劍,有監察天下的權利和義務,見狀元令如皇帝親臨,狀元是作為一個讀書人最大的榮譽。
眼前這個宋清應該就是這次來京城進行第三關考試的讀書人了。
陳堪笑了笑,搖頭說道:“宋兄這可說錯了,在下並非考生,這次來京城只是為了見見世面的,順便走訪一下朋友,倒是宋兄,可有把握在這次科舉中一展所長?”
“原來如此,那倒是可惜了。”宋清並未因此而看低陳堪,頗為感慨地說道:“像我等十數年苦讀,不就是為了這一刻,不過這京考一關群英會聚,想要出頭,可不容易啊,要是有幸能夠高中,也是叨天之幸了。”
“宋兄所言極是啊。”陳堪感慨道,陳堪其實是在感慨讀書人的不容易,但是在宋清耳中變成了陳堪沒能進入京試的遺憾。
“這科舉七年一次,陳兄如此年輕,還有機會,不用著急,而且據說今年考生的實力遠超往年啊。”
“哦,不知今年都有那些英才俊傑?”
“最富盛名的當屬兵部尚書之子劉晉元,聽說連皇上和天師都贊嘆他的才識,被譽為五十年來最有可能成為狀元的人。”
“哦,劉晉元?”
“難道陳兄沒聽過這個人的名字?”
“在下來自閩中地區,訊息不通,確實是對這個劉晉元不熟悉,宋兄可否為小弟講解一二,聽宋兄這樣說,小弟也真是好奇。”陳堪說道。
“這個自然沒問題。”估計也是溫書迎考的工作太過於枯燥了,這難得有人和他聊天,宋清完全開啟了話匣子,將他所知道的關於劉晉元的所有事情全部和陳堪說了一遍。
其中不乏一些誇大的地方,應該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不過從這些事情中還是能聽出,劉晉元的口碑很不錯。
就是不知道,劉晉元有沒有落下當年自己傳授給他的淬體訣。
ps:第三更晚些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