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鋼鐵俠》、《美國隊長》和《生化危機》這三部電影陳堪都沒有看過,這一個月他就忙著看國産電影了,沒辦法誰讓第一次的電影都是國産的呢。
果然“先入為主”這四個字對人的影響很大啊,即使是陳堪也免不了受影響。
國産電影那麼多,陳堪都沒有看完,哪有心思去看什麼外國的電影。
不過陳堪對這三部電影倒不是一無所知,這個還真是要感謝陳堪讀碩士時候的舍友,因為那位舍友是個鐵杆漫威迷。
當年陳堪的研究生宿舍有兩個書架,一人一個,陳堪的書架上都是專業書,而他這位舍友的書架上都是漫威漫畫。
這位舍友是讀的方向是美國史,他的碩士畢業論文讓陳堪印象深刻,寫的是《從漫威漫畫人物的刻畫看現代美國經濟的發展》。
當時這個課題在圈子內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完全沒有想到還有如此“新穎”的切入方式。
你就說這位舍友對漫威有多喜歡吧。
在論文寫完之後,兩人免不了要相互檢查論文,並且提供一些意見,這就給陳堪上了一節很好的漫威科普課程。
在這篇論文中有三個角色被拿來當做重點的案例分析,美國隊長、鋼鐵俠和蜘蛛俠,因此陳堪對這三個人倒是比較熟悉。
至於最後一部,《生化危機》,這個根本不用考慮,直接排除掉,聽都沒有聽過的電影,進去怎麼混,而且就這個名字,陳堪也會直接將它排除。
因為作為一個歷史系的學生,陳堪對於時間很敏感,他會考慮時間的問題,和第一次的選擇是一樣的,陳堪很在意劇情時間。
雖然說可以一直在一個位面中待著,但是最有可能獲得好處的就是在劇情時間內,因為這段時間內有理論上的先知優勢。
這樣就會面臨兩個選擇。
第一種,就是更長的劇情時間,劇情時間越長越有可能獲得那個位面中更好的資源,才能更大程度的增長自己的實力。
當然還有一種選擇是劇情時間短,但進入的位面多,這樣可以快速的掠奪一個位面的資源,來提供自己成長的需要。
第二種好是好,不過將會面臨兩個問題,第一問題就是這艘船出現的時間,這次是一個多月來一次,下次要是一年才來一次,那怎麼辦?
陳堪不敢再“先入為主”了,要不是有一個奇葩舍友,這次他就被坑慘了。
第二點就是要對位面很熟悉,膽大心細敢於冒險,這三點陳堪或許就只有心細這點符合吧,膽子一般,至於敢於冒險,這個和陳堪絕對沒太大關系。
再說對位面很熟悉,這個簡直是開玩笑,這些電影看過一次陳堪絕對不會再去看第二次,更不要說去研究了。
那就好比讓一個工科男去讀世界名著,強逼著他或許他還能大概掃一遍,但要他看第二遍,還要仔細研究,是你瘋了還是他瘋了?
這就是一個取捨的問題,陳堪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偏向於前者,在條件允許下,盡量選擇劇情時間長一些的,盡量的提升自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