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起草好,總區軍醫院院長和孔院長把姜檸拉到了一旁,詢問她,“姜醫生,你對這次打擂臺有贏的信心嗎?雖然你提出的條件是好,但消炎藥的價值千金難買。”
姜檸搖搖頭,“結果未出,我不能百分百保證。”
她對自己的醫術有信心,但她也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在醫術這方面是最厲害的那個。
聽姜檸如此說,兩位院長更擔心了。
沈墨知道自家媳婦兒在自己領域的價值,對比兩位院長的擔憂,他反倒是一點都不擔心。
以他媳婦兒的性格,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
而且,他媳婦兒也不是個怕事兒的。
只是在結果未出之前,都不能說得太絕對。
等姜檸回來,那外國人正在問道——
“請問,哪家醫院有正在治療的癌症患者,你們可以隨便出一個難度高的患者,我們比試動手術,我和姜醫生一起給病人手術。”
說完,他又看向姜檸,“姜醫生,你覺得如何?”
姜檸以為他們說的打擂臺是以一個課題來進行研究,最後以研究結果定輸贏。
卻沒想到,他們會拿病人來比試。
姜檸神情很淡,她道,“我不拿病人比試,救人不是比試。”
那外國人蹙了蹙眉,但他還是妥協了,“那姜醫生想如何比?”
姜檸道,“我們可以選擇以癌症課題進行研究比試,最後我們以研究結果定輸贏。”
姜檸話落,對方不滿意道,“以課題為研究方向,你知道需要花多少時間嗎?至少需要一個月,然後還要做臨床試驗,我們哪來那麼多的時間。”
“如果你們不願意,那這次比試可以銷燬,剛才說的彩頭也可以不作數。”姜檸道。
以人命為比試,這是對生命的不尊重,她不可能答應。
這些人要的是她手裡的藥方,而那些醫療器械,有或沒有,對她來說,都無所謂。
外國醫生聽言,他立刻轉身跟旁邊的人交流,大概幾分鐘後,他才轉回頭來看向姜檸,“我們以肺癌為研究課題如何,看最後我們誰研製出來的藥物能更有效控制住肺癌,就判定誰贏,你覺得怎麼樣?”
“可以。”這提議,姜檸答應了。
姜檸當著在場所有來交流會的醫生的面答應了比試,在場的,都是各省各市在醫學界有些名望的人。
這場比試,在場所有人都是裁判。
比試場地就定在首都的615軍醫院,還由華國醫生和M國來的醫生全程監督他們雙方的研究工作。
在課題研究上,他們M國還沒輸過。
他們最擅長的就是開拓和創新。
在來之前,他們還查過了,華國近幾年可沒出現什麼厲害的研究。
也就只有這個消炎藥能入他們的眼。
因為以肺癌主題進行比試,姜檸答應下來後,又被兩位院長提溜到一邊去了。
提起癌症,無論放在哪個時候都是讓人害怕的病症,畢竟癌症,現在的人普遍認為是治不好的絕症。
院長道,“姜醫生啊,他們既然敢以癌症為課題顯然是有備而來的,我不是不相信你,這件事你答應得還是太草率了。”
總區軍醫院院長不是不相信,而是對方一來就提出要給癌症患者來治療,顯然他們對治療癌症是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