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些專家怎麼回事。
無非就是見新人年輕,打壓新人。
但他們的打壓,沒想到一個不小心打壓到了馬腿上,反而被踹了一腳。
蔣越當即說道,“國內有權威的中醫找不出,我也是見姜醫生在首都的名望,這才過了她的‘中醫學論’。”
院長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算你有眼光。”
“姜醫生的中醫術出神入化,她已經是這方面的專家,現在學中醫的不少,我看以後你們期刊再需要稽核有關中醫的論文,可以讓姜醫生幫著審稿,姜醫生可是中醫術領域的資深專家。”
反正就‘保命丸’姜檸在他這兒,乃至整個軍部都能保她一輩子,有這樣提高她名聲的機會,他自然要多多推薦。
姜檸默默聽著院長給她戴高帽。
補藥啊。
她並不是很想再接手一份工作。
有總區軍醫院的院長作保。
蔣越也是個十分能看清形勢的人,他欣然看向姜檸,“姜醫生,因為你是投稿中醫類論文的第一人,所以這次鬧出這樣的事我很抱歉,現在學習中醫的人越來越多,中醫領域這一塊,我確實沒有認識資深專家,我希望以後再有中醫類的論文投稿,你能來幫忙評審。”
姜檸:“......”她可以說不願意嗎?
還有,她一個就投了一次稿的新人,轉頭就成了論文評審,有這麼兒戲的嗎?
另外幾位專家完全沒想到,原本他們可以隨意抨擊的新人,就這樣一步登到了他們努力了幾十年才得來的位置。
一個個都有些傻眼。
這件事在交流會上就是一個小插曲。
很快,國外來的醫生也陸陸續續的到賓館大堂了。
一時之間,大堂內中文英文交雜在一起。
M國的醫療裝置十分不錯,一些曾經出過國的西醫們見到國外來的醫生們,咬著有些蹩腳卻又能說明白意思的英文去跟他們交流。
交流會本就是秉著交流醫術的目的舉辦的。
國內的醫療技術現在發展得也還不錯了,但他們也依然願意虛心請教。
學術無國界,大多數人都這樣想著。
這些外國面孔雖然吸睛,但在一眾中老年面孔裡的姜檸更吸睛。
認識姜檸的,在大堂看到姜檸,都會主動上前,找她探討。
姜檸也沒藏著掖著,對中醫術有些瞭解的醫生們,他們問的問題,她都認真的回答了。
大家都對姜檸這副慷慨解囊的模樣給重新整理了認知,許多人在自己的領域裡,多多少少都會藏著掖著點,不會如此大方的教授。
一時間,跑來找姜檸交流的人越來越多。
把姜檸的口都給說幹了。
沈墨一直安靜的跟在媳婦兒身邊。
必要的時候給媳婦兒遞上一杯水。
他喜歡看著媳婦兒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的模樣,這讓他十分有成就感,也很驕傲,驕傲娶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