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日報的人離開後,也陸陸續續都有一些客人上門。
因為今天兩款藥膏不限量,每個上門來購買的人需求都不小。
姜檸本想開業典禮結束之後就回醫院,但因為來買的人大多買得都不少,黃小東算賬算得腦子都要暈了。
見他差點算不明白賬,姜檸只好留下來幫忙。
孔院長也沒離開,跟黃老爺子探討醫術去了。
姜檸見他算大賬有些吃力,便讓他考慮找一名收銀。
“我考慮過。”黃小東道,“但找收銀想找到一個信得過的可不容易。”
說著,他忽然看著姜檸,“檸姐,你有沒有認識的人選?”
姜檸想了想,這件事她應了下來。
找收銀,必須要找個穩重且踏實肯幹的人。
這樣的人,姜檸想在家屬院找軍屬。
畢竟有這層身份,在人品上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雖然這樣想,但軍嫂們也各有各的心思,姜檸回到家屬院後沒有立刻找人。
最後她想到了一個人選。
李嫂子在家屬院的時間比她久,她現在沒什麼工作,便經常跟那些軍屬們接觸,交際可是她的能力之一。
這樣遊曳在軍嫂之間的人,摸清她們的狀況和品性這可是李嫂子的能力。
其實她最心儀的人選是李嫂子,但李嫂子沒怎麼讀過書,算數也不太行,收銀這種細活,一點小差錯都不能有。
這天,姜檸休息,她上門去找了李嫂子。
李嫂子一聽,這突然有個工作機會那不得快點抓住,她當即就十分熱情的給了姜檸幾個名字。
這幾個人都是她挑選出來人品還過得去,還能識文斷字的軍屬。
隨後姜檸對這些人都簡單觀察了一番。
這些軍屬確實都認識字,但是對算數還是差了點。
現在藥鋪每天的營業額可不小。
就開業當天,她和黃小東算了一下,僅不限量購買兩款藥膏的回頭客,開業當天的營業額除開成本,收益達到了八百。
李嫂子聽到金額的時候懵了。
乖乖,一天的收益就是八百,都是她家老李接近一年下來的工資了。
她家老李因為還是團長,再加上津貼啥的,一年的收入比起普通家庭高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