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窮他沒讀過書,靠的就是這一身力氣吃飯,如果他的手再也扛不動攝影機了,那他這輩子還能幹什麼?
姜檸道,“你跟我到診療室。”
攝影師小六還愣在原地,還是周姐推了他一把才回過神來。
周姐眼神示意,“姜醫生要給你治療,還不快跟上。”
“哦哦哦。”小六一邊應一邊跟到姜檸的身後。
採訪組一行人都跟著到了姜檸的診療室。
到診療室後,姜檸又給他切了脈,摸了摸他的腕骨。
她下了狠勁,摁得對方齜牙咧嘴的。
採訪組的人都知道小六是最能吃苦的,正是因為他老實力氣大,才吃上了報社這碗飯。
如果不是痛得狠了,他哪裡會表現出來。
姜檸收了手,如她猜想,是軟骨損傷。
只需銀針理療,再敷上她研製的藥膏就能恢復。
姜檸拿出銀針,下針精準的扎入他手腕的穴位上。
採訪組剛才聽姜檸介紹中醫時都一頭霧水,這會兒看她下針雖然不懂,但還是看得他們一愣一愣的。
周姐示意旁邊的人用裝置拍下來。
擺在跟前的素材不拍白不拍。
姜檸自成一套的古針法,是劉醫生和呂醫生看了許多次都看不明白的下針的手法。
拍完之後,周姐又問了幾個問題。
姜檸也都一一作答。
周姐很滿意今天收集到的素材。
福禍相依。
如果不是她女兒陰差陽錯的被綁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她們也不會來醫院採訪,報社也就會丟失一次素材。
但前程和女兒的安危比起來,不值一提。
歸根結底,她最感謝的還是姜醫生。
小六看到自己手上被扎針的時候他都有些害怕,在醫院不都是做了各種檢查之後再開藥治療的嗎?
這種治法他還是第一次見。
十分鐘後,姜檸取了銀針。
小六保持著一動不動的姿勢,剛才扎針的時候他以為會很痛,結果一點感覺都沒有。
姜檸說,“你動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