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是在泰山上堆土為'圓壇,在壇上祭祀上天,報答上蒼的功績;“禪”是在泰山下掃除一片淨土,在淨土上祭祀大地,報答后土的功績。
趁著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虛空古戰場中的聖戰,以及大唐邊境的混戰吸引走的時候,封禪之地迎來了大唐天朝的皇帝李世民,以及他手下的文武百官!
古人認為“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天高不可及於泰山”,祈願“天地交泰”。
於是,凡所謂“受命於天”的帝王,為答謝天帝的“受命”之恩,便到接近天神的泰山之巔,積土為壇,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歸於天。
然後,再到泰山之前近地祗的梁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丘設壇祭地,表示厚上加厚,福廣恩厚以報地。
這就是歷代帝王狂熱追求的泰山封禪大典。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視為國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徵,皇帝本人也儼然成為“奉天承運”的“真龍天子”了。
而李世民如今做的,卻是要建立一個永不衰敗得萬古神朝,他看似在祭拜天地,實際上卻是在祭拜人道氣運。
天,地,人為之三才之道,人道本可以族天道,地道平等相處,但是,這一盛況,也就是在祖龍稱霸,天地初開時期,之後,每隔一個時代,人道的地位就越來越低。
即使在上古時代,相繼出現了三尊人道聖人,可惜,他們卻同樣沒有改善人道式微的狀況,可笑的功德成聖,功德來自人道賜予,他們卻聽命於天。
李世民要藉助人道氣運的力量,將大唐天朝的氣運金龍凝聚成護國神龍。
護國神龍的實力相當於頂尖巨頭,如此一來,皇朝底蘊自然而然提升了,李世民則會再試祭拜人道。宣佈神朝誕生,請求得到人道庇護。
此時,祭祀已經到了關鍵時刻,皇朝氣運金龍在泰山之巔上空,發出歡快的龍吟聲,冥冥中,人道氣運向著那皇朝氣運金龍聚攏,氣運金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
短短百息時間,就達到了原來的十多倍大小,此時的氣運金龍的實力已經無限接近於護國神龍,缺少的唯有靈韻。
那一點靈韻代表的是智慧,相當於畫龍點睛,非常重要,可不容易誕生。
就在這時候,葉雪城突然現身,出現在那巨大無比的紫金色氣運金龍面前,一指點出道。
“今日本尊替你開靈智,他日你需全力幫助本尊,反補人道,讓其得以竟然,誕生人道秩序之力!”
那巨大的氣運金龍,本能感覺到葉雪城不會害它,趕緊點了下巨大的龍頭。
葉雪城非常滿意,準大道神通【點石成金】使出,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那巨大的氣運金龍散發著翠綠色的光芒,在翠綠色的光芒中,身形再次膨脹一圈。
氣運金龍正式蛻變成了護國神龍,就在其準備暢快的龍吟一聲的時候,葉雪城拍拍他的腦袋道。
“低調點,你難道想被無數巨頭圍攻嗎?”
剛才葉雪城賦予它靈智的時候,將大量資訊,以及一些修行方式傳授給了它,所以說,護國神龍相當於葉雪城的半個弟子或者說是半個兒子,是葉雪城讓它得到了新生,誕生了靈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