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我想邀請你進入我的世界!”
換而言之,如果一個人連跟你好好說話都不願意,很大程度就是在傳達著“此門不開,敬請繞道”的資訊。
與其浪費時間跟一些不合適的人瞎聊,還不如去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聊天物件。
世界上最舒服的聊天,大概就是一個人願意說,一個人樂意聽了吧。
曾經的我們,或許都是不折不扣的話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越來越少說話了,甚至很多時候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昔日身邊的朋友也跟自己逐漸少了聯系,那麼你可能需要:
提高自信,勇於用語言表達自我的需求;
多跟陌生人交談,打破沉默的習慣;
留意新鮮資訊,嘗試製造話題;
發展興趣,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
控制情緒,避免無休止的抱怨。
這個世界有這麼多新鮮的東西、好玩的事情,你有這麼多獨特的想法、有趣的經歷,不把它們好好說出來實在太浪費了。
只要你願意成為傾訴家,那麼總會遇到屬於你的傾聽者。
相似的人適合一起歡鬧,互補的人適合一起變老。
聽到身邊有好幾個人說,“我可能要孤獨到老了。”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話:我們的一生會遇到2920萬人,可是遇到與自己完美合適的人,機率只有0.000049。
在這個擁擠著六十億靈魂的世界上,有很多人每天都是漫無目的地在尋找。
認識的人成百上千,卻沒有一個是適合自己的。
覺得很難過,這個星球人那麼多,我們還能遇到對的人嗎?
和一朋友談起這事的時候,她說,能啊,然後給我秀了一下無名指的戒指。
“遇到一個合適的人,從來就不是機率事件。你要做的,是先遇見你自己。”
我笑了一下,突然有些釋然了。
是啊,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卻沒人願意改變自己,成為合適對方的人。
其實這個朋友的感情我是一路看過來的,她和愛人磕磕絆絆很多年,中間有好幾次爭吵我都覺得他們要散了,可是他們還是攜手走到了婚姻,靠的正是不斷的溝通與磨合。
在她的身上我明白了,好的感情都是能夠自省的。
在與愛人相處的漫長歲月裡,我們都在所難免會觸到對方的雷區,自己身上的刺也會不小心紮到對方。
但我們在一段爭吵或者矛盾過後,能夠心平氣和地坐下,向對方袒露心事,直面脆弱,也相互理解。
做到這一點的話,兩人的相處只會一天天更好。
事實上,沒有完全合適的兩個人,只有互相遷就的兩顆心。
兩個人能不能走到最後,能否長久的在一起,完全取決於你做了什麼樣的選擇,又做了什麼樣的改變。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在戀愛一段時間後,會覺得對方哪哪都看不慣。
真的是對方變糟糕了嗎,其實也不是。只是兩個人相處久了,這些細節就容易放大了。
說到底,會産生這種感覺,還是兩人缺乏溝通,缺乏與對方一起變好的耐心。
很多時候,你覺得他不夠懂事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