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五十二章 中兵最貴、洛陽兵變

第五十二章 中兵最貴、洛陽兵變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而在關西,漢臣則以安定郡的幾大世家為首,如梁氏、胡氏、皇甫氏、鄧氏,其中梁氏在東遷枋頭時期就附從苻氏,因苻生皇后梁氏成為外戚,又與武都氐酋世家毛氏為姻親,遭苻生殺戮前,前秦朝中其親舊居半。

胡氏始自西漢,魏晉時胡遵、胡奮父子追隨司馬氏,胡奮之女被司馬炎封為貴人,因此成為外戚,之後又參與滅吳之戰,極受信任,前秦苻生時,胡文任中書監,與八輔政中的外戚大臣梁楞、梁安、毛貴為黨。

皇甫氏以軍功興起於東漢,皇甫稜、皇甫規、皇甫嵩皆為名將,族人多居二千石,為當時名門。前燕未滅時,皇甫典、皇甫真兄弟分仕秦、燕兩國,以太宰輔政的慕容恪死後,受其提拔的皇甫真隨即由司空、中書監進位侍中、太尉,多次諫言針對前秦。而前燕覆滅後,皇甫真入秦任奉車都尉,只居閒職顧問左右,其侄皇甫奮、皇甫覆卻接連升遷,襄陽之戰前,曾為呂婆樓司馬的皇甫覆由荊州刺史入朝出任大鴻臚。

鄧氏為東漢開國功臣鄧禹後人,前秦漢人軍事貴族,鄧羌戎馬一生,歷經大小戰事無數,而未嘗一敗,國中品評名將皆以其為第一,此外又與同郡漢化較深的氐酋世家徐氏相善。

胡、鄧、徐三家在臨涇築壘比鄰而居,猶如唇齒相依,而臨涇以西,烏氏、朝那二縣相鄰,梁氏與皇甫氏世代交厚,又與涼州河西諸姓往來密切,兩個小集團內部因為軍功、經學之爭稍有分歧,但在對外時又能抱成一團。

再就是隴西,以苻氏為首的前秦核心統治集團,分列略陽、天水、南安、武都幾郡望姓,胡漢交錯雜處。

作為前秦國族的氐人大姓,楊、毛、李、強、苟幾家都與苻氏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姻親關係。

呂氏在略陽長期與氐族雜居,世代擔任酋大,習俗也漸漸胡化,好在氐人漢化較早,秦漢時就已逐漸轉入農耕,東遷枋頭後,氐人上層積極接受關東更先進的漢人文化,至前秦立國關中,呂氏又恢復漢俗。

在淮陰陣亡的邵保,則是南安漢人,與從兄邵羌皆為郡內名士,而雷弱兒、範俱難、姚萇也都出自南安羌豪酋世家,皆為同郡鄉黨。

天水姜氏在前秦也屬於外戚,早在東遷枋頭時期便已附從於苻氏,苻健的母親就出自略陽姜氏,苻堅繼位後對姜氏也多有倚重,親信者如隴西太守姜衡、散騎侍郎姜撫、寧州刺史姜宇。

天水趙氏更不必多說,雲龍門之變後,趙韶、趙誨作為苻健為苻生親自選定的左右輔弼,雖然遭苻堅論罪賜死,但趙氏很快就重新取得信任,恢復了在朝中的勢力。出身天水大宗的趙遷,伐代國時以尚書從徵,在邵保陣亡於淮陰後,繼任洛州刺史、鎮守陝城。出身略陽小宗的趙整,時為秘書侍郎,極得苻堅信任,魚羊食人一事時還曾負責詔獄事務。

至於關東,漢人世家雖多有入仕,與前秦卻是面和心不和,更因為曾是前燕故地,而自慕容廆時就設立學校,在上層鮮卑貴族中推行漢學,因此各地望姓與慕容氏的關係更近,即使苻堅滅燕後,將其宗室王公、貴族百官及附屬十數萬人徙居到長安,慕容氏在關東,尤其是河北,仍有很高的影響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這些最具代表性的世家望族之外,還有許多略次一等的家族,實力不相上下,只是名位有所差距。

關中三輔地區,自兩漢魏晉以來,有著許多由氐、羌、匈奴、盧水胡等胡族內遷後形成的聚落。

西晉末年,匈奴人郝散、氐人齊萬年先後在上黨、扶風起兵反晉,圍攻郡縣治所,蔓延周邊持續數年,叛亂平息後,時為山陰令的陳留圉縣人江統作《徙戎論》,提議將氐、羌遷出關中,將幷州匈奴部落發還本域,未被採納。

因為叛亂過後,關中胡族的人口數量仍然具備威脅,江統的提議很可能刺激各地胡族再次反叛,而且時值八王之亂,爭奪權力導致激烈內耗,這些胡部反而成為參與政爭的西晉宗王們拉攏的物件。

江統之子江虨,在蘇峻之亂後,娶了庾亮之子庾彬的遺孀諸葛文彪,與謝石做了連襟。司馬昱在被桓溫擁立前,仍為會稽王時,其王相就是江虨。

石虎死後,後趙大亂,石閔篡權建立冉魏,後趙地方官員紛紛擁兵割據,同時,苻洪率眾西歸關中,途中為詐降的羯將麻秋毒殺,苻健繼承父位後,繼續西進,與佔據長安的杜洪交戰。

杜洪出身京兆杜氏,他的舅舅就是王墮,其弟杜鬱受王墮牽連同為苻生所殺,而杜洪本人則是在前秦立國時,遭苻健擊敗,逃離長安後,被部將馮翊羌酋張琚殺死。

類似的接受漢化並改用漢姓的三輔胡族還有許多,就連苻氏也是如此,其家族先輩原居武都,只稱名而無姓,後因家中池塘生有竹形蒲草,才改姓蒲氏,曹魏時遷至略陽臨渭,家族世代擔任部落小帥,掌管占卜、祭祀,苻洪率眾自枋頭西歸時,稱王祭神,以所得“草付應王”讖文,對照苻堅背上相類的草書紋記,依此改姓苻氏。

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年),十月末,初冬,洛陽。

因呂光庶長子呂纂娶妻,豫州長史私宅,一場婚宴正在進行,與會賓客主要是陝洛各地鎮兵將佐,還有部分洛、豫二州屬吏。

此時,石越二度突襲襄陽城未果,而彭超請命進攻淮北或許後,由濮陽率軍南下,開始進攻小沛、彭城,作為後續部隊自關中開拔的中兵,與豐陽、陝城的邵保所部鎮兵會合,行經洛陽,卻因苻重禁絕伊洛要道,無法透過。

對於以建康為都的東晉來說,固然有長江作為天塹,但出於堆砌防禦縱深,往往都是守江必守淮,建立綜合防線,避免千里江防將有限的軍力分薄。淮南到江北再到建康上、下游沿江戍壘,自西向東大致為四道縱線,分別是壽春——合肥——姑孰,鍾離——塗中——石頭城,盱眙——堂邑——燕子磯,淮陰——廣陵——京口。

同樣的道理,對於長安也是一樣,面對關東方向,平陽、蒲阪、陝城三地由北至南,也有著相似的地位,無一不是河渡要津。

由於襄陽、淮北的戰事,前秦關中到陝洛的兵力抽調大半,蒲阪、陝城防禦空虛,更無餘力支援北部邊境,所以在戰爭期間,苻堅將來朝的平陽太守慕容衝,澠池、新安丁零首領翟斌,統領代國東部的劉庫仁,全都找藉口留置在長安。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