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十八章 攻滅仇池、總角之交

第十八章 攻滅仇池、總角之交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從寒門新郎開始 百年離殤

前秦出兵七萬攻打仇池,東晉梁州刺史楊亮僅派千餘騎相助,看起來這也太不給力了,實際上楊亮可以說是傾全力相助,但力量有限實屬無奈。

梁州之稱始於三國,曹魏滅蜀漢後,將其故地分為益、梁二州,各領八郡,西晉太康三年將梁州治所移到南鄭,成漢據有梁州後,所轄地區已經縮小許多。

桓溫攻蜀滅亡成漢後不久,當時的梁州刺史司馬勳從西城移鎮漢中,但原本降服的成漢舊臣起兵叛亂,一度佔領成都,直到東晉永和五年349年)才平定這場持續兩年的叛亂。

但在這場叛亂髮生同年的347年)十二月,隨桓溫徵蜀的督護蕭敬文叛變,攻陷涪城自稱益州牧,直到東晉永和八年352年)才被桓溫派司馬勳和周撫周楚之父)平定。

周撫在桓溫攻蜀數年前,就已經接替毋丘奧毋丘儉之孫)擔任益州刺史,在徵西將軍庾翼指示下與成漢交戰,後隨桓溫伐蜀留守益州,前前後後算下來,到病逝365年)時在蜀地鎮守近三十年。之後其子犍為太守周楚,監管梁、益二州,366年)與朱序平定司馬勳之亂後,被拜為益州刺史。

東晉太和五年370年),廣漢人李弘自稱成漢末帝李勢之子,以宗教聚眾起事,此後東晉治下道教起事,首領多假託李弘之名。隴西人李高也詐稱成漢開國皇帝李雄之子,並攻破涪城驅逐楊亮,九月被周楚分別派兒子周瓊、周詩討平,次年371年)三月周楚病逝,楊亮幾乎就是個光桿司令了,是又缺兵又缺糧。

而同一時間,在北方的代國,輔相長孫斤謀反作亂,率人刺殺拓跋什翼犍,年僅二十五歲的代王世子拓拔寔親自搏鬥將其誅殺,自己也因脅肋被刺傷而死,約半年後拓拔寔遺腹子拓跋珪出生。

前秦用兵於仇池的同時,還在兗、徐一帶佯作攻勢,向南襲擾蘭陵等地,吸引桓溫注意力。而桓溫因第三次北伐大敗,聲望受損難以完成以伐燕功勳領受九錫的謀算,正在謀主郗超建議下圖謀廢立恢復威勢。

楊纂的祖父楊俊,也是楊安之父楊國的叔父,東晉鹹康三年337年),楊安的祖父楊初殺死堂兄楊毅自立為仇池公。東晉永和十一年355年)楊毅之弟楊宋奴買通內侍殺死楊初,楊國率左右殺死楊宋奴自立,一年後356年)又被楊俊殺死,楊安便是這時投奔到前秦。東晉升平四年360年),楊安派內應投毒殺死楊俊,楊纂之父楊世繼位,分別向秦、晉稱臣。東晉太和五年370年),楊世病故,其子楊纂繼位後,與起兵爭位的叔父楊統內訌。

前仇池國楊氏出自白馬氐,本姓令狐,由楊茂搜在清水立國,在其死後兩個兒子楊難敵、楊堅頭依照習俗號為左、右賢王分領部曲,因前趙、成漢先後相攻才沒有發生內耗。到334年)楊難敵死後,其長子楊毅繼位沒幾年,家族內部圍繞權位幾十年裡仇殺不止。

371年)四月,楊纂率部眾五萬前往鷲峽抵抗前秦大軍,秦軍先至與楊亮所派精騎率先接觸。雙方為爭奪峽口有利地勢於峽中激戰,晉軍人少不敵,而礙於地形雙方大軍都沒辦法展開。楊纂前軍隨後也被擊潰,裹挾著全軍敗退,折損一萬五千餘人,楊亮所遣督護郭寶、卜靖皆沒於戰陣。

前秦甘露四年362年),經王猛主政,秦國對軍事裝備的重視更甚以往,苻堅召集冶煉工匠五千二百餘,革新冶煉技術、統一甲械制式,於當年鑄寶刀一柄獻上,銘曰神術。而仇池本就國小民少,又內鬥不休,國力日漸疲弱,軍備遠遠不如秦國,在這種狹路相接的添油作戰中根本不是對手。

楊纂兵敗鷲峽後,秦軍在主帥苻雅指揮下繼續進兵,聞聽敗訊的楊統在武都率先開城投降,收攏潰兵回到仇池的楊纂自覺沒有勝算,畏懼之下自縛出降,被苻雅送往長安,前仇池國自此滅亡,苻堅隨後封楊統為南秦州刺史,以楊安都督南秦州諸軍事鎮守仇池,效忠秦國十六年的仇池王子,重回故地卻已物是人非。

五月,吐谷渾之主闢奚得知仇池被滅,遣使向前秦獻馬千匹、金銀五百斤,苻堅因此封其為安遠將軍、漒川侯。同年,闢奚的長史西漒豪強鍾惡地與司馬乞宿雲共謀,當著闢奚的面誅殺了他在國中專橫不法為國人厭惡的弟弟,闢奚當時因驚恐躲到了床榻之下,之後因驚嚇過度而病故。闢奚之子視連繼位後,七年間未飲酒打獵,軍國大事悉數由部下處置。這其實是一種無言的表態,吐谷渾當時已經有尚白、復仇的習俗,但在鍾惡地等人治理下吐谷渾日漸興盛,又時常進言經世濟民之道,視連才最終放下私仇。

滅仇池後,苻堅又將敦煌人常據和五千餘涼兵放還,這些人是五年前王猛在枹罕擊敗張天錫時所俘,遣返的同時又派著作郎梁殊、閻負相送。梁、閻二人原為苻柳參軍,苻生在位時就曾出使姑臧勸前涼向秦稱臣,當時的涼主張玄靚年僅六歲,國政由張瓘等大臣把持,梁、閻二人曉以利害、軟硬兼施,舌戰群儒說服前涼稱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猛也奉苻堅之命修書知會張天錫,涼州今時的國力已不如往日,而秦國既平關東,接下來就要集重兵於河西,讓其好自為之。前秦攻仇池前,張天錫畏於兵威,先是築壇殺牲與麾下將領遙向東晉盟誓,然後派使者分別向東晉朝廷和桓溫送上表章、誓書,約定夏天一同大舉進兵伐秦。被王猛這一嚇,加上仇池被迅速攻滅,張天錫恐懼不已,連忙遣使向前秦稱藩謝罪,苻堅則順勢冊封將其穩住,繼續掃平西部,併為下一階段平定梁、益做準備。

為配合王猛書信威嚇前涼,藉著送被俘涼兵歸國,苻堅派王統攻打隴西鮮卑。隴西鮮卑也稱乞伏鮮卑,包括乞伏、斯引、出連、叱盧等部,統主一直由乞伏部世襲。原本遊牧於漠北,前秦苻健、苻生在位時逐漸南下,乞伏司繁在父親死後接任部落盟主,將部落遷徙到度堅山,與隴西漢人雜居。

王統在上邽休整集結後出兵度堅山,所部剛參與攻滅仇池士氣高昂,乞伏司繁召集部眾三萬餘騎在苑川抵抗,苑川在漢勇士縣境內,因此也叫勇士川。乞伏部這些騎兵多為部民,逢戰全民皆兵囊括老幼,遠達不到三萬騎應有的戰力。而王統暗中分兵突襲了度堅山,迫降隴西鮮卑留守部落五萬餘人,訊息傳到苑川,乞伏司繁麾下部族兵聽聞妻子兒女已經投降,頓時失去戰心自行潰散。乞伏司繁只得向王統投降,苻堅接到戰報後十分高興,封乞伏司繁為南單于留居長安,以其從叔乞伏吐雷為勇士護軍安撫部眾。

因苻堅厚待,乞伏司繁在長安獲賜的宅邸,剛好與呂氏相鄰。呂隆年齡尚幼,與其同歲的乞伏乾歸乞伏司繁次子)也是閒人一個,而剛六歲的乞伏國仁因特別照顧,和呂纂一樣每天都得去太學報道。

前秦自建立時起,就仿照中原舊制興立太學,苻堅自甘露四年五月親自視察太學,考評諸生經義與博士論講後,除出征在外,形成每月都會去太學一次的制度。還下令太子、公侯百官子弟全都就學,四禁、二衛、四軍中長期宿衛的將士也都從師學習,每二十人配備經生一名,負責教授誦讀音調和斷句。後宮中亦有學官,專門教授妃嬪,宦官、宮女中的聰慧者還會被選去向太學博士學經。

四歲正是什麼都好奇的年紀,長安也遠比度堅山繁華,第一次出遠門的乞伏乾歸滿心都是探索的慾望,爬高鑽洞簡直是個皮猴。呂隆也總是趁家人不注意偷爬上院牆,獨自望著官道發呆,希冀著那個漂亮小姐姐再次出現。兩人時常相遇,一來二去就成了小夥伴,又因為各自家中境遇,不知不覺的互相依賴。

乞伏司繁被留居長安,心中可沒有面上表現的那麼歡喜,天天都想著回到隴西掌握部眾,對幾個尚不能分擔思慮的兒子自然而然的忽視。呂婆樓年紀漸長精力不濟仍忙於軍務,身體眼見著消瘦佝僂起來,對兒孫也沒什麼管束。呂光暫時在長安掌握中軍,實際上卻是被半閒置,三十歲過半奔四十的人了,仕途不上不下也是壓力山大。呂隆的父親呂寶頻頻隨軍外調,幾個月也不見得回長安一趟。年紀相仿的幾個小叔父和堂兄是一夥,自己整日裡尚且沒玩夠,哪來工夫帶上幾個小的,呂弘、呂超幾個更小的,呂隆也不稀罕跟他們玩。

喜歡雍涼風雲請大家收藏:()雍涼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