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長公子袁譚,二公子袁熙,外放為官,與他並沒有多少交情,自然而然,劉長偏向於三公子袁尚。
只是劉長是一個聰明人,他心裡清楚,韓公袁紹雖然在心中猶豫不決時愛詢問,但這並不代表就會認同。
作為一個內侍,劉長對於自己的地位一清二楚,今日若不是韓公袁紹逼著他開口,就算是心中偏向於三公子袁尚,也絕對不會說出來。
他心裡清楚,當一個國家的制度穩定之後,實際上皇帝的賢愚得失,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只能起到部分影響作用,而完全不是決定作用。
既然這樣,只要廢長立幼對國家起到的積極影響能夠大於給國家帶來的弊端,那廢長立幼就是行得通的,是一個選定繼承人的優秀制度。
劉長心裡清楚,縱觀歷朝歷代,很多時候廢長立幼的弊端,遠遠大於積極影響。
……
作為政治世家出來的韓公袁紹,在這一點,遠比劉長看的更遠,他心裡清楚,在治世,廢長立幼積極作用微乎其微。
但是在亂世,廢長立幼積極作用很大,但是弊端更大、更加突出,而且還存在極大的判斷失誤可能。
所以才有了廢長立幼,自古乃取亂之道這樣的說法。
……
一個強悍的集權帝國,最大的威脅來自於權力的繼承,繼承的過程裡往往充滿著血腥和殺戮。
為了減少血腥和殺戮,就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法理體系來確定繼承的人選。
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嫡長子繼承製度,袁紹心中念頭閃爍,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劉長,道。
“去將三公子帶來大明宮!”
“諾。”
……
點頭應諾一聲,劉長轉身而出,他心裡清楚,剛才的一番談話對韓公袁紹影響極大,要不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想要見三公子袁尚。
從韓公袁紹的反應上來看,劉長就清楚他的判斷沒有錯,袁紹眼中,最想要繼承的那個人就是袁尚。
……
“兒臣見過君父!”
不一會兒,袁尚便來到了大明宮,由於韓公袁紹對於袁尚的寵愛,父子二人之間,並沒有生疏與隔閡。
看著長相頗似自己的袁尚,韓公袁紹眼中掠過一抹喜色,微微一笑,道。
“顯甫,不必多禮,起來吧!”
“諾。”
器宇軒昂,站在大明宮的袁尚,讓韓公袁紹在一剎那間,彷彿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一樣的風華正茂,一樣的書生意氣。
這一份感官,讓袁紹對袁尚在心裡多了一絲偏向。
“顯甫,最近書讀的如何了?”
當初韓公袁紹留下袁尚,不僅是因為他的年紀小,其中也因為他想要花大代價培養袁尚。
可以說韓公袁紹對於袁尚報有極大的期望,這一份期望,就算是長公子袁譚與二公子袁熙兩個人加在一起,都遠遠不足。
聞言,袁尚心中一動,剛才來的路上劉長已經告訴了一切,一念至此,連忙朝著韓公袁紹,道。
“稟君父,先生正在教周易與孫子兵法,兒臣略有所得。”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