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秦王嬴斐是秦國王上,地位很高,又有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說法,但是為了這一場戰爭的勝利。
為了秦國國祚的綿長,秦國文武沒有一個人敢拍著胸脯保證,他們就能夠燕然勒石而還,狼居胥山封禪。
正因為如此,為了安全起見,秦國之中,只有秦王嬴斐禦駕親徵最為合適。
畢竟秦王嬴斐戰無不克攻無不破,攻城拔寨可以說是天下無敵。針對於一國興衰的大問題上,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沒有人能夠代替。
“左右二相,至於秋後之後的糧草供給,孤就交給你們了,這一場戰爭,最少也會持續一年之久。”
“只不過朝廷只需要供應白土大營一帶防守大軍的糧草,至於北上大幕的騎兵,就只能在東西鮮卑中找軍糧了。”
不可否置,秦王嬴斐的這一番說辭,冷酷無比,他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為了減輕秦國朝廷的壓力。
這一場戰爭,他打算以戰養戰,學習鮮卑人的生存方式,以大幕上的牛羊馬匹為糧草,攻打東西鮮卑。
……
“不愧是秦王,這份狠辣與敢於挑戰的魄力,除了始皇帝與武帝,可以說是自古無人能及!”
軍師郭嘉目光閃爍,對於秦王嬴斐的這個想法産生了極大的興趣,因為他心裡清楚,想要擊破大幕上的鮮卑,就必須要效仿漢武帝時北擊匈奴的戰略。
因為東西鮮卑都是隨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騎兵的機動力。想要擊破大幕上的威脅,就只有以騎兵對騎兵。
效仿當年冠軍侯霍去病以及衛青,縱橫大幕。
但是軍師郭嘉心裡清楚,在大幕上,秦軍步兵其實也有一定的作用,特別是特殊情況下,秦軍箭陣的埋伏下,就算是多少鮮卑大軍都將會被埋葬。
只是這樣的情況需要特別埋伏,或者說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種種設計,正因為如此,郭嘉認為根本沒有太大的可行性。
所以這一次北擊大幕,最終的決勝力量還的是大規模精銳的騎兵。
……
心中念頭閃爍,軍師郭嘉沉吟了片刻。朝著秦王嬴斐,道:“王上,就算是我軍北上,恐怕也需要長久的準備。”
“畢竟不論是戰馬還是兵器,皮甲,都需要從天下各地徵召,同樣的我軍也需要得到大幕上詳細的情報,唯有如此才能做出最有利我軍的部署。”
……
“嗯。”
點了點頭,秦王嬴斐對于軍師郭嘉的思慮點頭認可,他心裡清楚,軍師郭嘉這是老臣謀國之道。
有道是用兵唯謹慎,唯有如此才能在這個蒼茫亂世中,博出一個功名,博出一份功業。
沉吟了片刻,秦王嬴斐朝著軍師郭嘉,道:“軍師所慮極是,既然如此,就由軍師代孤傳旨匠作坊,立即為大軍北伐做準備。”
“諾。”
點頭應諾,軍師郭嘉心中輕嘆了一口氣,他心裡清楚,他的本意是想要秦王嬴斐暫緩攻打大幕。
畢竟不管是情報收集,還是匠作坊打造兵器,皮甲,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結果秦王嬴斐居然置之不理。
心中無奈之餘,郭嘉不得不沉默,他心裡清楚,秦王嬴斐決定下來的事情,根本就沒有人能夠勸諫。
不撞南牆絕對不回頭,這便是秦王嬴斐的性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