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請君上裁決!”
田豐的這一句話落下,讓整個大明宮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作為整個韓國的第二號人物,田豐在韓國威望極高。
特別是經歷了官渡失敗之後,韓公袁紹彷彿一下子恢複了以前的英明神武,對于田豐沮授等人更為看重,這也導致田豐在韓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一時間都沒有人與之比肩。
正因為如此,當田豐一語落下,才會出現整個大明宮中靜若鬼域,沒有人應答,也沒有人反駁的局面。
.......
韓公袁紹看到這一幕,眉頭微微一皺,因為從這一幕中就可以看出田豐的權勢,只是田豐不專權,這也是韓公袁紹能夠容忍的底線。
特別是官渡失敗之後,整個韓國元氣大傷,這個時候並不是整頓的時候。
心中念頭閃爍,沉默了好久一會兒,韓公袁紹方才抬起頭看著下面的文武百官,道:“諸位愛卿,丞相所言爾等也都聽到了,對於此,不知爾等有何看法?”
與魏國聯盟不是一件小事,哪怕是習慣了乾綱獨斷的韓公袁紹,也不敢妄下結論,畢竟前車之鑒後事之師,剛剛結束的韓魏戰爭就因為自己的乾綱獨斷而失敗。
這一戰硬生生讓絕大的優勢消失不見,因為黃巾殘部的投降壯大的實力,就因為一次決策失敗而成了代價。
這一次官渡失敗,讓韓公袁紹疼在了心上。傷筋動骨一百天,如今的韓國可不僅僅是簡單的傷筋動骨,而是大傷元氣。
正因為有了前面這個前車之鑒,這一次韓公袁紹才會下意識的抵觸乾綱獨斷。
......
“稟君上,臣以為丞相所言甚是,秦公嬴斐,魏公曹操都是蓋世梟雄,是君上將來統一天下的絆腳石,其中又以秦公嬴斐的威脅最大。”
“如今秦公嬴斐調集三十八萬大軍,在洛陽與趙王呂布決一雌雄,一時半會間,根本就脫不開身,這個時候正是我軍出兵秦國的最佳之機。”
軍師沮授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朝著韓公袁紹,道:“臣以為當聯合魏公曹操,然後共同出兵幷州,大軍從幷州而下,直逼鹹陽。”
“只有削弱秦公嬴斐的實力,就等於我軍實力的加強。這樣一來,更加有利於我軍的休養生息,要不然等到秦公嬴斐吞併荊州,必將會野心大增。”
.......
“臣等附議。”
以田豐領頭,沮授跟上,以至於整個韓國朝廷都透過了對秦國的用兵以及與魏公曹操聯合的決議。
見到整個大明宮的文武眾口一調,韓公袁紹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朝著躬身而立的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道。
“許攸,由你立即南下許都,面見魏公曹操,將此事說之,曉以利害,孤願意與魏國組成聯軍攻打併州。”
“諾。”
點頭應諾一聲,許攸轉身離開了大明宮,這一次出使並不是什麼好事,是以,許攸並不想去。
韓魏二國於白馬殺白馬簽訂了盟約,這並不代表著雙方之間的仇怨就此煙消雲散。相反自從戰端一開,就意味著韓魏二國不可能共存。這一次的盟約只不過是韓魏兩國在政治上的需要。
有道是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天下局勢要求韓魏二國罷兵,韓公袁紹魏公曹操都是這個天下,數一數二的梟雄,自然明白何為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