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引外族人中原的人,不論是勝敗都會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比如石敬瑭,比如吳三桂……
嬴斐有著自己的遠大的理想,更有信心和實力去完成逐鹿中原的霸業,他沒有必要將外籍軍團揮師中原,給自己添堵。
要知道現在的秦侯嬴斐,與世家大族的關系很僵硬,與儒家弟子的關系也不怎麼好。
這根本就是一條死路!
在這個時代,人才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對於這些人,嬴斐不得不用。只是他也清楚其中的危險,故而用的很謹慎。
在嬴斐揮師西域之前,蔣琬就給自己諫言,想要登上未央宮中的那個位置,必須要改善與世家大族的關系。
在這個節骨眼上,嬴斐絕對不會讓外籍軍團進入中原。給儒家弟子一些口實,讓他們造謠生事。
當然了,嬴斐並非固執之輩,也不是不通變故之徒,一旦中原局勢出現大的改變。到了不能掌控的時侯,他必然會在第一時間調集外籍軍團入玉門關。
……
“哎!”
嘆息了一聲,嬴斐將目光從地圖上收了回來,神色變得難看起來。當初他不喜歡儒家,除了骨子裡是一個法家弟子外。
最大的原因就是,儒家弟子看不上自己,特別是因為自己的身份與姓氏。
他們擔憂暴秦會再一次到來,不止一次向劉宏中傷。若不是大量的錢財打通了十常侍的門路,也許現在的嬴斐早就成了一堆枯骨。
儒家弟子的所作所為,根本就是要致自己於死地,若不是自己慷慨解囊,恐怕死的就不是自己一個人了。
正因為如此,嬴斐對於儒家沒有一點好印象,置人於死地,這件事已經成了嬴斐的心病。
哪怕是蔣琬與徐庶等人勸說了無數次,嬴斐一直都沒有打算緩和與儒家關系。
不支援自己,想要致自己於死地,偏偏這個儒家還佔據正統地位,勢力龐大到無邊。在諸子百家之中,號稱儒門。
這樣強大的隱患,嬴斐不可能讓他們安然存在。對付儒家,甚至於世家大族的辦法有很多,只是沒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去開展。
國考只不過是劉辨的投石問路,為瞭解決當前的困境而丟擲來的東西,並非怎麼高深的計謀。
嬴斐其實非常清楚,單一的國考根本無法沖擊世家大族與儒家的普世地位。但是國考配合學校,會讓他們成為無根之木。
對於儒家與世家大族的怨念,以及麾下眾人對於世家大族以及儒家弟子的態度,逼迫秦侯嬴斐不得不趁早下定決心。
儒家好是好,卻不適合治國。要不然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大行於世之時。
為何不管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他們都不用儒家治國,他們能夠崛起成為霸主,靠的不是仁義道德,而是軍隊是令天下人顫抖的實力。
沒有一個國家因為儒家而興盛,哪怕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不過是對外包裹著一層儒皮,裡面全部都是錚錚法骨。
嬴斐這一次要將儒法剝離,讓法家裸露出來,以法治國,以儒興德。
……
當嬴斐的目光落在漢州,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他相信再不久的將來,漢州將會成為儒家最興盛的地方。
第一天高考,高考的兄弟姐妹們,加油^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