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此勢達成,便可以行始皇一統關東六國之策,進而東向以爭霸天下,兼併各大諸侯。”
“所以說,這是我們法家崛起,擺脫這種茍延殘喘的日子的絕佳機會,一旦成功,甚至於有可能取代儒家的地位。”
……
隨著韓文與慎重的開口,令一群心有慼慼然的家夥,在心底不由的生出了一抹野望。
……
諸子百家中,如今只有儒家公然出世,其於荊州,以鄭玄之名震懾世間。
李寧心中清楚,這是儒家,在諸子百家之中,也只有儒家才敢這樣做。這便是勢,四百載積累的強大。
“先秦之時,我法家冠絕天下,當時大秦之威,天地攝服。如今秦侯嬴斐已出,我等當博一次。”
眾人議論了良久,爭吵了半天,最後李寧終於是拍板決定了下來。李寧之所以這樣做,乃是因為法家與大秦,兩者之間淵源頗深。
在戰國之時,可以說是法家興,大秦強,李寧等人依舊相信,那怕四百年後,依舊會如此。
“子軒。”
“李師。”
李寧深深地看了一眼韓文,其神色一轉,道:“既然決定了要投奔秦侯,我等自然要準備一份大禮送給秦侯。”
“由汝通知法家子弟,將益州各郡的路線圖畫下來,送給秦侯。”
“諾。”
這是一次示好,由法家向秦侯嬴斐放出的訊號,同時也相當於一份投名狀。
……
戰國時期法家先賢李悝、商鞅、申不害、樂毅、劇辛相繼在各國變法,廢除貴族世襲特權,可以使平民透過開墾荒地、獲得軍功等渠道成為新的土地所有者。
透過這種方式讓國人平民有了做官的機會,瓦解了周朝的等級制度,從根本上動搖了靠血緣紐帶維系的貴族政體。
在戰國時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是法家,因為法家的政治口號是緣法而治、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
李寧站在客廳的門口,目光飄忽不定。其自是清楚,在法家之中,自己的先祖李斯並不是唯一的。
慎到的勢、申不害的術、商鞅的法,這便是法家的精要,是法家思想的核心。
李寧心裡明白,在自己等人之中,唯有韓文的法家傳承最全面。當年韓非子將慎到的“勢”、申不害的“術”、商鞅的“法”緊密結合在一起。
可以說,韓非子才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正因為如此,李寧對於韓文的意見,才會如此的重視。
“唰。”
心裡念頭閃爍,李寧望著中原的方向,一字一頓,道:“蟄伏四百載,法家這柄鐵劍已成絕世神鋒,一旦出世必將威淩天下,震撼世間。”
這一刻,李寧內心深處戰意盎然。其相信,這一次面對儒家,法家一定會戰而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