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大營。
此時諸人皆到,曹操正在營前忙活著,其為首倡者,其地又距離陳留郡最近,是以其為東道主。
一天到晚,不斷地寒暄著,這一刻就連曹操也覺得口幹舌燥,腮邦子僵硬。
……
大營之中,各軍駐紮。每一個人帶來的軍隊,軍服顏色皆有不同,當真是紅橙黃綠青藍紫,各有各的不同。
各軍之間涇渭分明,相互之間充滿了不信任。大軍之間的表現,就像在座的諸侯一樣,心中各有千千結。
“本初。”
“孟德。”
……
“文臺。”
……
“咳。”
眾人一一見禮之後,袁紹朝著王匡使了使眼色。河內郡守王匡輕咳一聲,開口,道:“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
“嘶。”
聞言,眾人皆是一震隨之沉默了下去。河內郡守王匡乃袁氏門生,其此番開口,意圖自是不言而喻。
“善。”
眾人皆不開口,曹操小眼睛裡掠過一抹遲疑,隨之化作堅定,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乃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
曹操此言,並非跟風,而是其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曹操心裡清楚此時此刻,冠軍侯嬴斐不至,除了袁紹之外,無人可以鎮服這些人。
那怕曹操心知,嬴斐是憑借自身本事,而袁紹則靠的是四世三公的龐大背景。但是,這對於曹操而言,其結果都是一樣的。
不管是嬴斐也好,還是袁紹也罷,只要其能夠整合這些諸侯成為一條心,完成討伐董卓的大事即可。
“善。”
眾人皆點頭,紛紛離座朝著袁紹下拜,道:“請本初擔任盟主,指揮討董大業。”
巨大的聲音,響徹大帳。眾人的神色堅決無比,顯示出了其內心深處的堅決。不可否認,此刻除了袁紹之外,無人夠資格。
“不可。”
聞言,袁紹虎目之中掠過一抹欣喜,隨之便將其隱藏於眼底深處,沉聲,道:“紹年幼,其才不足,不足以擔當重任。”
“討董大業乃千秋功業,當擇一德高望重之人,擔任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