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沒有人敢把廢帝之事抬於明面。更何況董卓還是外臣,其根本不是外戚賢臣。
孟子·萬章中曾言,賢者之為人臣也,其君不賢,則固可放與,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唰。”
就在這一刻,眾人望向董卓的目光變了,從敬畏與害怕,變成了審視與無畏。
“不可!”
一道怒喝,震聲而起,將溫明園中的死寂,在一瞬間便打破。
“汝是何人,敢發如此大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汝欲為篡逆耶?”
幷州刺史丁原怒目而視,其望著董卓,如有滔天之仇。
“哼。”
冷哼一聲,董卓眸子一閃,眼中殺機暴漲,大喝,道:“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噌。”
鐵劍猛的出鞘,指向了丁原,言辭之間,殺機凜冽如寒冬,冰冷似九天。
“唰。”
就在此時,丁原身後一員虎將,踏前一步,如山嵐般的身軀“嘩”一下子便站在了丁原之側。
其手中方天畫戟向於前,對著董卓,怒聲,道:“無膽匹夫,汝意欲何為乎?”
“汝……”
聞言,董卓心生怒意,其惡向膽邊生,正欲下令誅殺二人時,身側李儒眼中精光一閃,逐開口,道。
“今日飲宴之處,不可談國政,來日於未央宮中,再做公論亦不遲。”
……
“善。”
眼見園中刀兵欲起,眾人皆言之,勸丁原離去,以免發生兵戈禍事。
……
丁原離去,董卓心中惱怒還在,眼中殺機凜冽,其,看著剩下的三公九卿,道:“本太師之言,爾等以為何?”
“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
盧植輕抿了一口酒,眼中神光熠熠,作為劉辨之師,其與劉辨兩人利益相同。故此面對董卓赫赫兇威,亦硬著頭皮,道。
“今上雖幼,卻聰明仁智,並無分毫過失。明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霍之大才。”
“今仗強兵以迫三公九卿,欲行強主廢立之事?聖人雲: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