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兒,”一道帶著輕微的呵斥的聲音傳了過來,徐庶與嬴斐抬起頭便是看見了徐母走了過來,兩人連忙起身讓開座位道:“母親伯母!”
瞧見母親臉色不好,徐庶的心更加忐忑。別看徐庶以前一副遊俠兒的作風氣派,義氣無雙,但是徐庶是一個事母極孝,很聽母親話的人。
徐母說一,徐庶絕對不敢說二!
無視徐庶一臉的忐忑,徐母先是對著嬴斐道:“阿斐,你先坐!”這才轉頭臉色嚴肅的對著徐庶訓斥:“福兒,你年長阿斐四歲,卻遠遠不及阿斐,區區一件小事就搖擺不定,猶豫不決。為娘又怎盼你出人頭地,出將入相。”
徐母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瞭解徐庶的人,她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精準無比,化作一道道箭矢刺向了徐庶的心。
……
嬴斐將手裡的錢財給于徐母時,造到了拒絕。在嬴斐苦口婆心的勸說下,以讓徐庶安心為由終於是說服徐母收下一金,以作家用。
第二天,徐庶與嬴斐騎著馬便離開了。從始至終都沒有見到徐母的身影,徐庶與嬴斐都知道徐母這是怕影響徐庶外出求學的心。
“好偉大的母愛阿!”
在心底嬴斐輕輕的感嘆了一聲,他終於明白為什麼古代人能夠出現大師而現代不可以了。生活在那個浮躁的社會,一切以錢財為基準,笑貧不笑娼。
然而這個時代,貧窮倒是沒有什麼。娼妓則是人人喊打的物件,猶如過街老鼠一樣。正是猶如徐母,孟母這樣偉大的母親,才以身傳教,影響了下一代。
一個社會不論貧富,無關階級,道德永遠都是體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與否的先決條件。
自武帝之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徹底的給華夏文明打造了一個衡量標準。正所謂百善孝為先,以孝道為基礎,統一了大漢民族的核心價值觀。
搖了搖頭將腦海的思緒壓下,這一刻他只是一介小民,這些與他無關。現在嬴斐要做的是學習,無關好壞,學習汲取一切有利自己的東西。
“兄長,你覺得當今天子如何?”道路上人單影孤,嬴斐嘴角一動朝著徐庶問道。他想要看一看,徐庶對於劉漢的態度是否如後世記載的一般。
嬴斐的話題無疑是很大膽的,在這個封建社會評論一國之君好壞,哪怕你有九條命都不夠死的。
“斐弟,慎言!”
活在當下的人們,皇權的威嚴深入骨髓。嬴斐剛一出口,徐庶的臉色猛然間一變低聲喝道。頓了一下,徐庶臉色凝重的看著嬴斐道:“臣不言君過,斐弟更何況你我現在無官無職,一介小民爾,安敢言國之大事。”
“是兄長,斐以後必注意!”
嬴斐沒有爭論,這個時候黃巾起義還沒有開始。大漢這座巨廈雖裡面都爛空了,但是其外表依然光鮮。
大漢武帝的雄風雖然不在,但是冠軍侯的大名還在傳唱。光武帝的魄力雖然不在,但是雲臺二十八將的傳說依然深入人心。嬴斐知道大漢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將會在兩年後被張角掀開。
到時候如今高坐廟堂,屍位素餐的人,將會大吃一驚。曾經強大的讓人驕傲的大漢,已經大廈將傾,無人能夠匡扶了。
嬴斐不需要爭執,隨著自己的刻意引導,他相信徐庶一定會有所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