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成名下的長江實業收購和記洋行的目的就是窺伺黃埔船塢及均益倉的土地。
後來在1979年,和記洋行與黃埔船塢合併,成為和記黃埔,最後又再收購均益倉的少數股權。
李家成以極快速度暗中低價收購和記黃埔,等到董事局『主席』祁德豪發覺李家成的舉動,雖第一時間組織英籍大股東反攻,但為時已晚,李家成已奪得先機。
在滙豐銀行的幫助下,190年,李家成獲得了祁德尊在滙豐抵押的股權,又在股市上成功吸納大量和記黃埔的股份,並最終擁有超過40的股權。
李家成名下的長江實業成為和記黃埔最大股東,不過因為其他股東的反對,他成為記黃埔的最大股東之後,在股東大會上受到了極多的牽制。
這次和記黃埔的股東大會,是李家成想要發展公司的土地,出資建造高樓大廈、高階娛樂場所、五星級酒店等等。
可是和記黃埔內有一大批英資股東反對,漸漸形成了一股反李風『潮』,聯合起來想要藉助這一次的股東大會反對投資計劃,打擊李家成的權威。
實際上就香港這個地方,也沒有什麼自然資源。除了轉口貿易和房地產,其他的製造業,不靠近原料產地,沒有技術上的核心優勢,也沒有幾個世界知名的品牌。
現在之所以這麼繁榮,因為它是中國現在最重要的對外貿易的通道,借了這個東風才會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發展的極快。
可等到時間推移,中國改革開放加深,沿海多個城市不斷地發展之後,失去了最大的優勢,自然不會像原本那麼輝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香港這個地方,能夠賺錢的產業,除了地產又有什麼?
上一世香港排在前面的公司,十家公司有八家都是地產公司,這些英資股東反對這次投資計劃,完全是把錢往外推。
面對英資股東的反對,李家成也不是吃素的,待他消化掉了收購帶來的好處,就開始有所動作。
感覺時機成熟,就利用股份在董事會的優勢,強行接管和記黃埔。
這激起了老牌管理層的不滿,他們聯合反抗不果,又邀請財團收購市面流通的股份對抗長江實業,準備召開擴大的股東會議針對李家成。
結果最終還是被李家成連消帶打,成功的掌控和記黃埔,畢竟股東太多,人心太雜,小股東太多,很難擰成一股繩。
現在保羅的情況和李家成當初也差不太多,甚至要更差一些,畢竟他只有37的股權,而其他的日本股東就算是相互勾心鬥角,可在一起抵制保羅掌控電視臺大權方面卻是一致的。
現在的東京電視臺,除了保羅這個最大的股東,其餘的股權都在另外七家人的手上,沒有眾多的小股東,股權相對集中,可以活動的地方就要少的多。
所以這次保羅前往東京電視臺,主要目標就是安『插』幾個人進入電視臺,收集資料,尋找機會,至於掌控大權決定公司戰略,只有在保羅在董事會獲得絕對優勢的時候才能夠提。
喜歡傳媒鉅艦請大家收藏:()傳媒鉅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