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組建一個不錯的劇組,對於保羅來說要比普通人有太多的優勢,只是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計劃遞出去之後,就被迪士尼公司打了回來。
這件事情是羅伊·迪士尼親口告訴他的:“保羅,我明白你想要做一點什麼的想法,不過想要當一個製片人,掌控一個劇組沒有那麼簡單,我需要為公司負責,公司不可能為一個還在上大一的孩子的專案開綠燈。”
在好萊塢,從一個劇本概念到真正獲得製片廠認可、決定投拍這個過程被稱作“開綠燈”,除去必須的審查委會稽核外,還有眾多的前期調查過程。
第一、要有一個劇本,質量和創意能讓製片公司感興趣。
第二、這個劇本要經過製片部門的系統稽核,製片部門將分析劇本是否新穎、有無商業價值、是否符合製片公司的產品構架。如果得以經過稽核,製片部門會預估電影製作成本、稅收成本等等。
第三、這個專案將經過發行部門的稽核,他們會聯合合作的分銷商來一起調查很多問題——這部電影的商業價值何在?它的目標觀眾是誰?
是否改編自小說,有沒有固定的粉絲群?這部電影是否能夠融入製片廠的全球分銷體系?
能否在合作電視臺、錄影帶合作方方面得到支援?影片的型別和發行時間?影片有無植入廣告的可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影片有無衝擊獎項的可能?在過去和未來的18個月內,有多少同樣型別的影片已經上映或者正在籌備?它們的表現如何?投資回報率又如何?
第四、建立製作團隊。
第五、敲定拍攝細節和合作意向……
第六、預算、拍攝、地點、製作團隊都最終獲得首肯,終獲“綠燈”。
事實上,這只是一個大致的過程,並不能說明好萊塢電影製作中商業法則的完整和精細,但有一些資料或許可以說明這一點。
比如,每一年好萊塢的製片廠大約會收到個以上的劇本,最終只有300部左右的電影進入製作階段,其中還不知道有多少是壓了幾年的劇本。
明白這個過程有多麻煩,不過保羅還是打算爭取一下:“羅伊叔叔,這不過是一部劇情電影,需要的投資實際上並不高,按照我的估計,預算也才不過一百萬美元。”
“這並不僅僅是投資的事情保羅。”羅伊·迪士尼說道:“正常的情況下,你認為誰會投資一個十八歲,沒有任何經驗的製片人拿出來的電影專案?
當然,如果我施加壓力讓公司答應下來或許可以,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會影響到你在公司中的口碑,完全是得不償失。
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安心學習,等你畢業了,我可以將你安排到真人電影製作部門當監製……”
喜歡傳媒鉅艦請大家收藏:()傳媒鉅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