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子、圖海在上書房聽得康熙的旨意之後,便快步離開,各自辦理自己的事情。
康熙端坐於龍椅之上,在看到四下無人之後,便抬手從書案之上的燭臺底座下方的暗格之中,單手取出了一個包著蠟的藥丸。
康熙單手用力,將藥丸揉爛,而後從中取出了一張紙條。
康熙緩緩開啟,雙眼直直的看了下去。
“臣李光地奏報,臣目前所處福建。據密探彙報連同微臣的一路暗訪,得知福建、廣東等地,當地居民只知三藩名號,卻不知道朝廷法度。問起當地居民,只知天下乃是三藩所控,並不知曉當下已然是康熙時代。當下的皇帝,乃是康熙。臣以為,這樣繼續下去,我朝將在此地,乃至三藩的藩鎮之中,徹底失去威信。臣建議,應當加快撤藩事宜。遲則生變!三藩之勢,臣深入其中,才明白其勢力極大。朝堂之上的京官,唯以奏章看天下,並不能知曉其中的利害。還有近幾年來,三藩送往京官之中的孝敬銀子,也有不少。朝中維護三藩的京官,想必不在少數。臣建議,撤藩之事,需以懷柔之策,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在做最後的決定,決不能貿然行事。要不然,讓三藩有所準備的話,收拾起來,將異常困難!”
康熙看完李光地來到密奏之後,將其緩緩的收入了自己的懷中。雙眼直直的盯著書案之上的蠟丸,喃喃自語的說道,“在朝之中,受到三藩孝敬銀子的,肯定不會少,僅僅赫舍裡家族,受到吳三桂的孝敬銀子,一年都有三百萬兩,那其他的官員,想必也不會少多少。看來這個大清江山,唯有朕,才是窮人啊。為了當這個家,還得挖祖墳,買祖骨!”
康熙自嘲的笑著說道。
康熙緩緩起身,緩步走出了上書房,向著乾清宮的方向而去。而在其身後,數道黑影緊隨其後,隱匿周圍之中。
康熙緩步走著,心中默默的想著自己的心事。
“三藩在朝的勢力,不容小覷。看來撤藩之事,需要緩緩進行,不能乾綱獨斷,立馬下定論!要不然如李光地所言,朝中之人洩露訊息給三藩,讓其有所準備的話,那麼往後收拾起來,將會異常困難。”
“在紫禁城邊修建兵工廠的事情,也需悄悄辦理,而且其中的事情,也必須嚴格把手,不能讓朝中的人們知曉。”
“費揚古此人,生性魯莽一些,不適合知曉兵工廠的事情。看來守備的人員在從他那裡調集之後,應該交於暗衛,進行最後的思想改造,嚴格控制進出的人員。”
“土製地雷適合平原作戰,當下的兵工廠,應當以製造火銃為主,現將我的鐵血神機營全部配備,而後逐步實現對全國軍隊的部署。而在當下,卻是不能讓三藩的人知曉這個東西已然部署軍隊。畢竟三藩的藩鎮靠近大海,海外的來回渡輪,捎帶進來的先進作戰工具,有多少,我便無從知曉了。”
“一個國家要想強大,那麼局勢力量就必須先強大,只有強有力的軍隊,才能給一個國家,提供安全的環境。這樣全國搞經濟才能安心。正如毛爺爺說的一句話,‘槍桿子裡出政權’。這便是強有力的證明了軍隊強大的重要性。”
“而當下的清朝部隊戰鬥力,相較於三藩的所屬的部隊而言,卻是有些不夠看。第一,三藩的部隊,近年來,一直都在來回撥動,平凡的進行平叛,等各種軍事活動。而後,漢族的人一直以來都視滿清之人為異族,有句話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三藩如果以此為口號,那麼定能將漢人組建的三藩軍隊,戰鬥力提高到一定程度。”
“而當下,瓦解三藩軍隊戰鬥力最好的辦法,便是提高那些軍士的家中雙親,還有兄弟姐妹的生活待遇。如果我能給予他們好的生活,最起碼一點,能讓他們吃飽穿暖,那麼以他們家人之心,拴住那些三藩軍隊士兵之心,這樣便能很好的瓦解掉士兵的向心力、戰鬥力。畢竟,有吃有穿,誰願意玩命造反?而造反的目的,也不過是有口飯吃,有身衣服穿而已。”
“所以當下,有大量的糧食進來,發放給三藩之內的居民,才是最好的辦法。但是當下,還在於察哈爾叛軍交戰,全國的糧食還比較緊缺。這個辦法,有些不切實際。那當下,應該怎麼辦?”
康熙心中默默的思量著。不知不覺之間,他已然回到了乾清宮中。
納蘭慧兒見康熙回來,快步上前,將其攙扶會了正堂。
“皇上,您下朝之後還沒有用膳呢?奴婢給您準備了膳食,請您移步。”
康熙想著自己的心思,任由納蘭慧兒拉著自己走向了飯桌。
康熙雙眼無神的坐了下來,納蘭慧兒將米飯盛好,端到了康熙的面前。
康熙機械似的拿起了碗筷,望嘴了扒拉著米飯。
而站立在旁邊納蘭慧兒此刻卻是低沉著聲音說道,“皇上,這個米飯,味道怎麼樣?”
康熙依舊機械似的扒拉著,絲毫沒有將慧兒的話語聽進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納蘭慧兒沒敢上前打擾,只能悄悄的拿起旁邊的筷子,緩緩給康熙望碗裡夾著各種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