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點了點頭,“說!”
李光地接著說道,“察哈爾叛亂已然接近尾聲,臣以為吳連禮提出的三百萬擔軍糧,有些獅子大開口了。他的隊伍已然剩下兩萬餘人,就算連同京城派往的軍隊,也僅僅有六萬多人,而察哈爾叛軍,卻被殲滅的只剩下一萬餘人,這場戰爭,也會在短短的一月之內結束。而是一百萬擔糧食,卻足夠他們吃半年了。更何況三百萬擔?臣以為,軍糧,必須送,但只能送三分之一!雖然吳連禮在這次平叛之中,居功至偉,但也不能將我大清滿朝文武看成懦弱無腦之輩,任由其胡亂討要軍費!”
康熙聽得周培公的話語,點了點頭,而後轉眼看向了其他的朝臣。
“來來來,你們也說說。”康熙淡淡的一笑,說道。
納蘭明珠緩步走出了佇列,躬身作揖,說道,“奴才以為,吳連禮討要軍糧,也不無道理。這幾年,盛京提督府一直都未曾想朝廷討要過軍費開資,而一直以軍糧擇換。這次平叛察哈爾,盛京提督府損兵折將,多發放一些軍人撫卹金,也是正常之事。所以奴才覺得,如果按照周大人的做法而實施的話,那麼這樣會不會傷了盛京提督府那些軍人兄弟的心呢?”
康熙笑了笑,但並未多說什麼。
“呵呵..前幾日,位於納蘭明珠府的龍之暗衛來報,說吳連禮派人前往了明珠家中。當時我還懷疑,這有什麼陰謀,現在看來,是吳連禮在給納蘭明珠送禮,讓其協助討要軍糧。要不然這樣的歪理,明珠怎麼會款款而談呢!”康熙心中默默的說道。但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康熙也並未表現出什麼。對著納蘭明珠點了點頭。示意他退回佇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其他人的意見呢?”康熙抬頭,掃視著眾朝臣。
“臣等贊同納蘭大人的意見。”其中,納蘭明珠身後,眾朝臣一個個躬身作揖,齊聲說道。
而在周培公身後,眾朝臣則是躬身作揖,齊聲大喊,“臣等贊同周大人的意見。”
康熙在此刻,卻是緩緩起身,來到了兩列隊伍中間,笑了笑,“好,很好,朕就喜歡這樣的朝堂。萬事商量著來。意見不統一,咱慢慢商量。”
康熙說話間,轉過頭來,看向了索額圖。“索額圖,你在其父索尼身邊受教多年,那你說說,當下的事情,應該怎麼樣處理?”
索額圖快步上前,沉了片刻,說道,“皇上,當下的朝堂,用錢用糧之處還有很多,比如黃淮水域,長江。氾濫區已然遍佈了中南大部分省份。這樣導致產生了大量的難民。這些難民必須安撫。如果中間出現任何差池的話,會給隱匿在暗處的心存不軌之人創造可乘之機。雖然明珠大人的話,也不無道理。但是常言說得好,‘家有三件事,先將要緊的辦’。一個小家如此,一個大家也同樣如此。所以奴才提議,按照周大人的意見辦理,最為妥當。”
康熙靜靜的聽著,不由得點了點頭。
康熙轉過身來,看了納蘭明珠,而後看向了其身後的眾多朝臣。“明珠啊,你的話,雖然不無道理,但是卻是不適合當下的朝廷。雖然我朝當下徵集到了三百萬擔軍糧。但是這些軍糧,都是從全國並不富裕的各大老百姓口中節約而來的。如果將這些糧食給予那些並不少衣缺食的滿族軍人家屬,也沖淡不了多少的喪子之痛。但是將這些糧食發放給氾濫區的那些難民,卻是能挽救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生命。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區區的幾百萬擔糧食,能給朕換回無法用金錢估量的民心!”
康熙說話之間,忍不住的將嗓門放大。
眾朝臣聽得康熙的話語,一個個躬身作揖,齊聲說道,“吾皇聖明!”
康熙笑著搖了搖頭,“你們口中的一萬句皇上聖明,也抵不上氾濫區的孩子,在餓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忽然接到熱騰騰的一碗粥時,對施粥的朝廷官員說的一句謝謝!”
康熙說著,緩步來到納蘭明珠的身邊,低聲的言語到,“明珠,你將收的人家的銀子退回去,順便帶一句話給吳連禮。說那些糧食,算朕借他的。等日後,朝堂挺過了當前的難關,朕加倍還他!還有,你給朕小心點,你多想想遏必隆。不要步他的後塵!”
康熙說完,緩步的離開了納蘭明珠,而後快不走上了龍椅。
而納蘭明珠卻是在康熙離開的片刻,臉色忽然變得煞白,而後身子一軟,差點坐到了地上。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在地上。
今日的第一更送上!喜歡的朋友,請首次推薦,打賞支援羔羊。還有兩更!求動力!
(本章完)
喜歡穿越清朝當康熙請大家收藏:()穿越清朝當康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