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鰲拜”等三人趕到上書房的時候,康熙已然坐在了龍椅之上,隨手翻閱著一本金黃色的經書,上面閃亮著五個大字,“四十二章經”!
索尼看到康熙手中的經書,忍不住的倒退了數步,跌倒在了身後的遏必隆懷中。
“索中堂,您沒事吧?”遏必隆雙手將索尼攙扶,低聲的詢問道。
索尼漲紅著臉,趕忙說道,“沒事,沒事!”
遏必隆疑惑的抬頭,看到康熙手中的經書時,也是倒吸了口冷氣。
“《四十二章經》!”遏必隆忍不住的的低聲喃喃道。
康熙聽到了遏必隆的話語,微微抬頭,笑看著三人,“哦,遏中堂也知曉這本經書?”
三人聽得康熙的話語,趕忙躬身作揖,齊聲說道,“皇上吉祥”,而後詳細緩緩起身。
上書房內的太監,在康熙的示意之下,搬過來了三把椅子。三人在與康熙寒暄了幾句之後,相繼坐了下來。
“這只是一本普通的經書而已,我大清信奉佛教,所以在老奴的府邸,這樣的經書有很多。”遏必隆在坐下之後,溫和的說道。
“對啊,老臣府邸也收藏了不少經書。”索尼接著遏必隆的話語,說道。
“呵呵,這兩隻老狐狸居然跟我打馬虎眼!”康熙心中默默的說道,而後雙眼直直的看向了“鰲拜”!
“鰲拜”對著康熙點了點頭,接過話頭,“《四十二章經》,不是先皇仙遊之前,四大顧命一人賜予了一本麼?老夫雖然是一介武夫,不信那個佛教之中的虛偽來世,但是我朝信奉,所以老夫也被迫收藏了幾本,讓老夫想想,連著先皇賜予的那本,老夫府邸也有五本經書啦,哈哈,是不是很多呢!”
“鰲拜”大笑著說道,絲毫不注意索尼還有遏必隆投來的讓他住嘴的眼神。
“哦!?”康熙趕忙接過話題,看著“鰲拜”,疑惑的問道,“你們也有?”
“這個當然,先皇曾經賜予過。他老人家知曉老夫並不喜歡這種玩意,還特異囑咐,定要將其儲存好,說什麼關係到國家重事。如果往後遇到被迫撤回關外之時,會有大用。老夫是到現在都沒想不明白,都被迫撤到關外了,要這個本經書有什麼用?”鰲拜哈哈大笑著說道,絲毫不理會索尼跟遏必隆的緊張至極的目光。
康熙雖正眼看著誇誇其談的“鰲拜”,可是雙眼的餘光,卻是緊盯著索尼還有遏必隆的一舉一動。
他們二人緊張的神情,絲毫不落的全部落在了康熙的眼中。
“索中堂,遏中堂,難道真有其事?”康熙一臉驚奇的看著二人,問道。
索尼瞅了一眼一旁的“鰲拜”,無奈的一笑,點了點頭。“確有其事,但是老臣也不明白先皇的意思,只是按照先皇遺旨,極力守護好這本經書罷了。”
康熙側臉看著遏必隆,遏必隆也是點了點頭。
康熙緩緩起身,緩步來到索尼等人跟前,來回踱步,手中隨意擺動著經書,皺眉說道,“這本經書乃是在朕的景仁宮書房暗格之內,蘇麻喇姑取出之後,交給朕的,先皇具體留下這本是什麼原因,並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所以朕也無從知曉。所以今日特意將你們找來,便是詢問一下。”
遏必隆起身,對著康熙躬身作揖,沉聲說道,“皇上,這件事情,我們這些做臣子確實不知,而且先皇曾經下過嚴旨,無論對誰都不能提及這件事情。只有在危機時刻,才能將其取出,交於那個時候的皇帝。但具體這東西有什麼功用,那臣等便不知了。”
索尼也是緩緩起身,附和著說道,“是啊,皇上年幼登基,對於咱大清過往可能知道的不多,等日後遇到危機時刻,咱們在將其手中的經書交出,而後彙集查討這些辛集秘密也不遲!”
而“鰲拜”趨勢在此刻冷冷的說了一句,“什麼危機不危機的,當下察哈爾叛亂,難道不算危機時刻麼?在說了,如果皇上都不知道這些經書的秘密,那麼後世之君又有幾人回勘透其中的辛集秘密呢?”
“鰲拜”緩緩起身,很鄙視的看著二人,說道,“當下的我們,手中的經書乃是先皇賜予,可以這麼說,咱是經手的第一人,如果我們能將其參悟明白,那麼就算現在不將秘密公佈,那麼也可以作為家訓,傳留後世子孫,讓後世子孫緊記,待大清需要之時,將其貢獻出來,以解燃煤之急!”
索尼、遏必隆二人聽言,滿臉驚愕的看著“鰲拜”。
遏必隆更是陰沉著臉,猛然間說道,“你是誰?你根本不是鰲拜!”
“鰲拜”慢慢的回過頭來,雙眼銳利的盯著遏必隆,“你說老夫不是鰲拜,那你告訴老夫,老夫是誰?”
就在此刻,遏必隆的衣角被索尼用力的扯了扯。
康熙然有興趣的看著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