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滿福的那六名設計師分別來自設計一部、設計二部和私人定製部門,他們都很年輕,畢業於名牌大學,工齡最長的是兩年半。
儘管如此,他們仍然是研發團隊一支不容小覷的新生力量。在他們的傳播下,“專屬定製”部門單獨擁有的工作室就成了很多人都向往的理想工作地。
居然還有自認為和易濱關係不錯的設計師,問他自己能不能調過去學習一段時間。
易濱大怒,讓各部門總監傳話:再有不專心工作一心想要調離崗位的,統統調到加工廠去打磨三個月。
議論的聲音被壓下去了,但工作室的形象在大家心中已經光明起來了。
這個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喻搏空那裡。他聽後只是淡然一笑,像翻書一樣把它翻過去了。
午後,他開車出去了。來到市裡面的一家咖啡館,在那兒見了一個老熟人。
孟運成,“集運街珠寶設計公司”的老闆,今年才三十六歲,可謂是年輕有為。
他自己也是珠寶設計師,因為嚮往“鬼才”王紅飛那樣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生活,二十八歲那年他從一家珠寶公司辭職,隻身來到英才雲集的華平市。
起初他先是效仿王紅飛,自己上門找活兒,沒兩年便認識了一幫年輕的設計師,大家一商量,便合夥開了一家公司。
他們從小規模做起,三五年間便有了一點名氣。又因為經營方式靈活,除了固定的設計師,還有很多兼 職與合作的設計師,只要他們設計的作品與集運街的理念相符的,都可以打上“集運街”的標籤。
就這樣,在第六個年頭,他們就收購了兩家小工作室,擴大了自己的規模,現在還有了自己的加工廠,看上去前途無量。
去年,孟運成找到喻搏空,想與他達成戰略合作。喻搏空和他聊過之後,覺得可以試一下,如果一年之後雙方還能愉快地合作下去,再談戰略問題。
過去的一年,心動珠寶工作室為集運街提供了一百多件成品,還有兩百多張設計稿。
集運街的珠寶櫃檯,凡是帶有“心新bk”標誌的珠寶首飾,一上架就會被搶購一空,還有很多人順著集運街的櫃檯找到心動珠寶工作室,提出定製需求的。
雙方合作可以說是非常愉快。
然而就在孟運成擬好戰略合作方案,準備和喻搏空進一步洽談的時候,喻搏空卻提出終止合作。好聚好散,當初他們說好的。
孟運成不解,追問他原因。
喻搏空說原因很簡單。
“集運街”追求的是“快”:成功快、爆紅快,時尚感流逝的也快。
而“心新bk”追求的“遠”:站得遠、看得遠,一件飾品能陪它的主人走得更遠。
孟運成不以為然。正是因為雙方各有利弊,所以才要合作,互相彌補對方的不足,達到共贏。
喻搏空堅持他的想法。雙方理念看起來差不多,但是真正落到工作中卻千差萬別,完全沒有繼續合作的必要。
如果只是這樣,孟運成還不至於太落寞。畢竟“心新bk”只能算是給“集運街”錦上添花,沒有他們,集運街一樣可以很好地發展。
但是沒想到,在他們終止合作後,喻搏空馬上就加入了搏滿福,還在網上炒作了一出好戲,提前預熱。
集運街追求利益,那搏滿福就不是了嗎?說到底,喻搏空就是找好了下家,才把他給甩了。甩就甩了吧,當初還說得那麼冠冕堂皇,這是最讓他以及集運街上下最為不滿的地方。
今天有空,他就給喻搏空打了個電話,約他喝咖啡。本來以為他會拒絕,沒想到他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喻搏空在外面隔著偌大的玻璃窗就看到了孟運成,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選擇了個這麼明顯的位置。
他坐到孟運成對面,服務員馬上就把他的黑咖啡端了上來。看來孟運成還記得他的口味,他對他說了聲“謝謝”。
“你是該好好謝謝我,”服務員走後,孟運成對他說道,“如果不是我幫你們心動珠寶工作室運營一年,恐怕搏滿福也不會注意到你們,對吧?”
原來孟運成到現在都以為,心動珠寶工作室是因為集運街的推波助瀾才身價倍增。
“是,孟總說的對,所以這杯咖啡我請。”喻搏空看他現在春風得意,實在不忍給他潑冷水,只好順著他的意思往下說。
“搏滿福給你們的待遇也不低嘛,聽說你們還和以前一樣,連財務都是獨立的。”
“沒錯,搏滿福給了我們足夠自由的空間。”喻搏空笑著說。
孟運成也笑了,不過是滿不在乎的笑。“但是你有沒有覺得,這從側面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他們也不夠重視你們,讓你們自生自滅。”
喻搏空略微有些吃驚,不過很快就恢復了平靜。“大概是吧,畢竟剛開始合作,沒有那麼容易被重視。等到我們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