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富貴先是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呂思思,又緊緊地盯著自己爹。
“你問你妹妹,她到底喜不喜歡人家?”
呂五斤還是比較瞭解自己的閨女的,他知道自己的閨女喜歡上了梁鋥亮。
“爹,你······”呂思思看著自己爹,她雖然知道自己的爹是想幫自己。
但是,話到口邊又硬生生地逼了回去。
胡海花和自己的兒子呂富貴看呂思思,不知道她想說什麼。
“哼,你們等著瞧,這門婚事,胡家說不定搶了先,你們就開心了。
大黑,咱們走!”呂五斤生氣地丟下一句話,然後牽著他的大黑狗出了門。
“娘,我去村委會了,晚飯不吃了。”呂思思跟著她爹後腳出了門。
“娘,我去影視公司了,晚飯也不吃了。”呂富貴也跟著他妹妹呂思思的腳後跟出了門。
留下一臉無可奈何的胡海花。
“真是一條藤根下來的人,有其父必有其子,怎麼都跟他們爹一副德行呢?”
看著一家子出了都出了門,胡海花自言自語地說著話。
呂家是想和梁家爭奪村委會權力這麼一個情況,而胡家正好相反。
胡有智家。
胡有智,他的兩個兒子胡德偉,胡德庸,女兒胡詩詩和他妻子任美麗都在家。
胡有智本身是胡公後人,胡公是北宋著名的官員,當年皇帝都給胡公題過詞,題詞二字“赫靈”,在方巖山腳的牆上寫了兩個大大的字“赫靈”。
方巖山是一座丹霞地貌的山,胡公雕像就在山上,南方市的市民年年都要在胡公祭日的時候上山祭拜。
當年國家領導人同志路過這裡的時候,他說過這麼一句話評價胡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胡家識書達理,是書香之家,這和胡家家規家風家訓有關。
這一切都歸公胡公大帝,他留給後世子孫的無價遺產《胡氏家訓》起了重大作用。
胡公原名胡哲,後改名胡則,他是北宋名臣,他提出“家道盛衰,皆繫於積善與積惡而已”“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之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僥倖之心”等等。
他做官期間,直言勸諫,奏請免除衢、婺兩州百姓身丁錢,為百姓所銘記,青史留名。
在現存的《庫川胡氏宗譜》裡,分為行善篇,修身篇,勤業篇,勸學篇,孝悌篇。
在石頭村,胡有智,人稱胡諸葛胡大腦袋,他非常的低調。
他總是教育自己的子女胡氏三兄妹,慎言慎行,要牢記胡氏一族的家訓。
現在胡德庸,胡詩詩都是石頭村的幹部,這很罕見,一家人有兩個在村委會里當官。
最罕見的是胡詩詩從鎮裡回到村裡當幹部。
兄妹二人在村裡當幹部,村裡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因為知道胡氏一族家規家訓很好,他們當村裡的幹部讓人有說不出的踏實。
早在北宋時期,他們的祖先胡公是以國為重。
胡公為官准則和剛正不阿的道德風範,還逐漸積澱為胡氏的家規家訓,規範,激勵著胡氏後人的言行。
······
就在呂五斤家開家庭會議的同時,胡有智家也同樣在召開家庭會議。
“咱們胡氏一族,要有胡氏的樣子,咱們胡家做官,要以國家為重。梁鋥亮是村裡的幹部,他人雖然不姓胡。
但是,他做到了像咱們胡公大帝一樣大公無私,咱們也不能落後於人,要積極配合他,幹好村裡的事情,別把利益看得那麼重!”
胡有智望著自己面前的三個子女,他一字一頓的嚴肅地教育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