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們的電影開拍了,你們要多宣傳,要找市裡的廣電局,要找省裡的衛視,甚至國家層面。總之,要大力宣傳,你的電影不宣傳,別人是不知道的。”胡老爺子對於宣傳,他有自己的一套。
“嗯,明白。”梁鋥亮在這個經驗豐富的老人面前,他就是一個十足的小學生,可以說是耳提面命。
“你們的劇本,要搭搭國家的快車,因為你的主題比較好,是城鎮建設的主題,是黨建的題材。
現在新農村建設,城鎮化,都是熱點,這些對咱們國家來說,都是大事情啊!
你們抓緊時間拍攝,爭取在建黨一百週年前把影片拍出來,影片稽核還要時間,你們要和時間賽跑啊!”胡因夢的老爹就是一個厲害的人物。
人生,需要導師的。
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梁鋥亮,突然碰到這樣的導師,也是村裡的退休的幹部。他雖然退休了,但是,他心裡掛念著村裡的建設。
在胡老爹的心裡,梁鋥亮是一個很像自己的年輕人,他就是自己百年難遇的一個知己。
“一個人在世,講的就是可以在祖宗祠廟裡有塊牌位,立德,立言,立功,咱們這裡自古以來都有這種習俗,不說可以和胡公大帝齊肩,也不說和狀元陳亮同輝,但是,我們可以進自己家族的供奉的牌位,這是我們的追求。”胡因夢老爹侃侃而談。
梁鋥亮坐在胡老爹面前,他認真的聆聽。
“我們四方集團,原來是生產出口拖拉機。由於人口增長,老廠處在市區中心的位置,汙染比較大,所以市裡決定讓我們四方廠搬出市區,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我們生產的柴油拖拉機不僅供應國內,也是出口的,出口到印尼,
現在,這個老工業區變成一個影視拍攝基地,也是緣於一個偶然的機會。”胡老前輩說起四方老廠來,如數家珍。
“叔,這麼說來,你們這四方廠和我們當時的五洲鋁業廠搬出人口居住區很相似嘛!”梁鋥亮插了一句話。
“是的,現在老廠變成影視拍攝基地,你們那老廠也變成影視拍攝基地,這幾乎一模一樣的命運。但是,年輕人,你比我有頭腦得多啊。”
“為什麼這麼說?”梁鋥亮望著胡老爹。
“因為,你們不僅僅把影視基地租給人家拍電影,你們現在自己動手拍電影啊,單憑這一點,你們未來發展肯定超越我們這一代人啊!”胡老爹看著眼前的炯炯有神的年輕人。
“承蒙您誇獎,我是來向您學習的!”梁鋥亮謙虛地笑道。
“呃,年輕人,你們是後浪,後浪退前浪,完全把我們拍在沙灘上。我們這四方影視基地也拍了不少名電影了。
到目前為止,接待了《火線追兇》《姥爺的抗爭》《雞毛飛上天》等300多個劇組。
但是,我們就沒有意識拍一部屬於自己的電影。這是一個遺憾啊,看到你們在拍屬於你們的電影,又是本土題材,這多好的事情,肯定大火,讓我倍感羨慕啊!
我原來也考慮過拍電影,但是,我對於這個市場不是很懂,擔心多啊,擔心投進去的錢回不了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