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也是一次機會,所以,呂思思心裡充滿無限的快樂。
“你們看,這裡雖然偏僻,他們建設規劃很好,主打紅色旅遊。”梁鋥亮把車開到四明山下面後,他就發現了這個秘密。
“鋥亮,我聽老人說,我們那裡也有紅軍活動的,你知道嗎?”呂麗萍畢竟五十多歲的人,她對於村裡的歷史也是知根知底的。
“我們村?”梁鋥亮非常驚詫。
“是啊,就是我們村。”呂麗萍肯定地回道。
“在哪兒呢?”呂思思和梁鋥亮一樣,對於村的歷史還是不怎麼知道。
“就是原來的紅軍走過董嶺古道。它是我們東面的一條古道,從麻花鎮往上將上面走。解放戰爭時期,這條道上發生了許多抗敵的感人故事。”呂麗萍向二人介紹道。
“嗯,這是值得開發的紅色旅遊基地,旅遊線路。”敏銳的梁鋥亮立馬發現了這條古道的價值。
兩部車一前一後地沿著山溝往四明山上走。
“你們看,他們的溪水非常乾淨清澈,咱們就是要把咱們麻花鎮的麻花溪水保持到這個清澈的水平。”開著車的梁鋥亮偶爾朝窗外看去,外面溪水清澈見底,潺潺地向下遊流去。
“我們哪裡比這裡交通便利,我們哪兒四通八達的。”呂思思看著窗外,她發現了不同的東西。
“思思說得對,咱們每個人黨員幹部出來,除了吸取革命基因,也要看到別人的優勢,找到咱們發展的一些突破口,這是這次出來的最大的目的。”梁鋥亮立即表揚了呂思思發現的東西。
很快就來到烈士陵園。
梁鋥亮和胡德庸把車停在烈士陵園下面的停車場裡,這個地方最大的特色就是地面打掃得非常乾淨。
從山腳下往上看,烈士陵園在山頂上,階梯筆直朝天。
“你們看,人家這裡的衛生打掃得非常乾淨,幾乎是一層不染。咱們回去後,作為黨員,要帶頭把自己住房的屋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擺放一些盆景啥的裝飾一下。
如果可以,村裡考慮給各位村民補貼一點。”梁鋥亮現在作為村裡企業的領導人和村委會的領導人,他站的角度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大家下了車,帶上祭祀的物品,帶上國旗。
然後登頂祭拜。
烈士陵園莊嚴肅穆,大家懷著虔誠的心祭拜烈士。獻上鮮花,按照儀式祭拜,梁鋥亮也替自己的奶奶祭拜。
“大家記住,咱們這美好的日子來之不易,向先烈們致敬!咱們作為村裡的黨員,以後要全心全意為石頭村服務。”梁鋥亮是一個認真的人,站在烈士陵園的他對自己村的黨員要求道。
······
最後,大家拉著國旗,在烈士陵園前的石階上合影留念。
下山後,大家就近午餐。
午餐非常有特色,連蛋糕上都印有紅旗,印有革命的宣傳標語,反正和紅色基因有關的元素,在這裡的發糕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