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愛做戲,花多少錢都幹!特別是請村裡老少看戲,吃飯。他認為,戲裡教人做人,看戲,可以提高村民的品德和文化。
二是愛抽菸,一天一包不裝客那種。
回想今天這一幕,老梁不禁長長地嘆了口氣。
“哎~~~~~~”
老梁又開始靠著真皮沙發,大腦裡浮現自己創業的事情來。
幾十年前。
從十六歲開始外出謀生,走鄉串村。最艱難的日子也是出省收廢鐵和鋁製品的日子。一出門就是整整一年或者兩年多。
那時,老梁挑著擔子挨家挨戶的收廢鐵,鋁製品等。然後用收的廢鐵鋁製品等換錢,攢錢,甚至住店都捨不得花一分錢。
那時節,收好一擔廢鐵或者鋁製品,很多時候,如果口袋裡的錢付光了,就向老鄉賒賬,然後記在一個隨身帶的小本子上。
賣廢鐵的大人或者小孩都很淳樸,笑嘻嘻地把廢鐵或者不要的鋁製品按斤賣給老梁,老梁也很講義氣,等第二年或者第三年上門時一準付清。
老梁要挑著重重的擔子,一擔貨,大約上百斤,一天要走二三十里路。
如果是到大山裡收貨,路途遙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渴了,就捧一捧山泉水喝喝,或者到了農戶家,討一碗涼水喝喝;餓了,吃著自己口袋裡帶的乾糧,將就自己家鄉的梅乾菜吃吃。
梅乾菜是永遠也不壞的一種特色家鄉菜,梅乾菜樣子烏漆嘛黑。但是,很下飯和耐壞,出門在外,要節省錢,就只有帶著這菜了。
然後,慢慢攢錢,從小的冶煉作坊起步,一步步地發展到今天一千平米的大廠房。
這個敗家兒子,剛從歐洲回來。剛接手廠子,就說學了什麼狗屁環保文化,天天說這說那什麼綠色升級的混賬話,然後,搗鼓著要搬廠。
真是氣死人!
白白的花錢培養了一個寶器兒子!
麻花鎮的人都誇老梁有先見之明,送孩子捨得投入。他自認為自己一生走過很多地,見過世面,自己沒有多少文化,兒子有文化,自己也很高興!
梁鋥亮本是自己抱最大希望的一個孩子。但是,這個兒子總是和自己唱反調!
老梁一想到這裡,心都很疼,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在鎮裡,在村裡,做戲的場次最多,自己捐款也最多!自己也是一個大善人形象。
但是,自己這個兒子怎麼老是折騰自己的廠子呢?
這個廠子就是自己的心血,自己白手起家,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怎麼說搬走就搬走呢?
這是自己花錢請風水先生看過的寶地,是聚寶盆,絕對不能夠移動的。
老梁就是這麼一個人,認準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回的。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梁鋥亮覺得,爹不讓自己回家,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自己絕對不辜負自己一身的文化。可以從底層做起,去找份工作做做。然後,把自己老爹的廠子兼併掉,看他怎麼說!
梁鋥亮走著走著,突然想到:今天本是一個好日子,自己家請來了戲班子,做戲的。現在,戲看不成不說,自己已經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人啦!
自己該往哪兒去呢?
也許是習慣,梁鋥亮走著走著,不自覺地朝那片樟樹林走去,已經走到林子邊的老石橋上了。
“咦,鋥亮哥,你怎麼在這裡,不在廠裡呢?我正找你呢!”身後傳來一個熟悉的,銀玲般女子聲音。
喜歡影城名鎮請大家收藏:()影城名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