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六點多時已經沒有中午的悶熱,動物園的動物們也都開始外出納涼了。所以幾人終於如願以償地看到了姍姍來遲的大熊貓。
觀看完動物後,眾人已經慢慢地有一絲飢餓,見此謝知非就帶著大家吃了這邊特有的農家樂。
交談中,村民建議眾人可以晚上去村裡的廣場看看,說那兒很熱鬧。
這個村村民質樸又好客,每家人大門都敞亮著,老人們三三兩兩搬個小馬紮坐在村頭的石墩子周圍拉著家常。看到生人來了就問笑著問,要去何處。
石墩子村每個週週末都會有篝火晚會,會放大熒幕電影,時不時還會有戲班子過來在大廣場進行義演,所以一般週末是整個周最讓小孩開心的一天。
每到週末孩子們就會搬個長凳兒,一邊跑一邊催促著大人快點走,怕晚了沒位子。
秦歸晚幾人一邊和村民搭著話一邊和其一起朝廣場走去,從村民的口中她瞭解到這邊兒篝火晚會算是這邊習俗,只是這幾年沒有幾年前的熱火了。
村裡年輕人都去城裡打工,女孩男孩都忙著往出奔,不是北上廣就是什麼國外,結了婚就把孩子留在家裡讓老人照看著。
老人拄著柺棍晃晃悠悠地走著,秦歸晚見此忙將她扶住,老人嘆了口氣:“你們這些年輕人吶……都說什麼北上廣發展機會多。在外面就算吃苦受累都不願意回家裡待著。老身明白,年輕人嘛……都想闖一番事業,不背井離鄉是不可能的……”
“但是說的發展機會也不就是給大老闆打工……吃了苦了受了累了還要死扛著不說。誰的兒子不是親的啊……”
沈宜嘉在另一邊摻著老人,聽到這段話內心酸澀,問道:“婆婆,所有爸媽都愛自己的孩子嗎?”
老人前行的步子停了下來,轉過頭對著沈宜嘉似驚訝道:“傻孩子,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的……你怎麼能這麼想呢。”
其實沈宜嘉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問出來這句話,她小時候的記憶已經慢慢模糊了,只記得自己原來有一個不著調整日嘻嘻哈哈的父親和一個看起來兇巴巴實際上卻非常溫柔的母親。
自她成了孤兒以後,沈宜嘉就無數次想問他們家到底愛不愛自己,如果愛自己的話為什麼那時候拋下了她,兩個人一走了之。就算――就算是為了保護她……沈宜嘉也不能原諒。
因為這場事故是因為沈宜嘉爸爸酒駕造成的。雖說人死如燈滅,再大的恩怨都會一筆勾銷,可是這件事,就算他們都走了,沈宜嘉也無法釋懷。
老人年紀大了,已經身形佝僂,雙目混濁,沒有多少顆牙了的嘴使得嘴角微微塌陷。老人笑了笑,佈滿皺紋的臉彷彿瞬間生動了起來:“孩子,有時間去看看你爸媽――不管他們對你做了什麼,畢竟……是你爹孃啊。”說完後,又用沒拄拐的手輕輕拍了拍沈宜嘉。
沈宜嘉默不作聲。
謝知非忙接了話茬:“婆婆,我來扶您。”
說罷,支開了沈宜嘉,又給雲夢和季青臨眼神示意,雲夢瞭然的點了點頭。
“婆婆,咱們這兒環境這麼好,怎麼沒有開發商過來開發啊?”
謝知非一邊扶著老人,一邊問著問題。
“這……說來話長了。”
“前些年說是政府要開發為大型旅遊景區,可是這邊住戶太多了。賠償款急忙批不下來,這就擱置了,前段時間還說政企合作……也沒了下文。”
謝知非點了點頭,老人接著道:“說老實話――誰願意搬遷啊。當初這房子都是自己一磚一瓦建起來的,磚塊自己買,水泥自己活,攢著這半輩子的錢才蓋起來個房子。住了幾十年了,就算是養只狗都養出感情了……”
幾人聊著走著,終於到了傳說中的篝火晚會。
本以為只是“火堆邊談話”的秦歸晚看到這個場景確實被驚豔到了。
只見少女拿著火把朝篝火堆走去,緩緩將手中的火把伸進柴火堆,明亮的火焰騰空而起,火焰越燃越旺,像浴血歸來的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