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十分清楚的解釋的秦觀,就問到了他第二個十分感興趣的方面。
‘那些天主教堂能願意將場地租借給我們?’
‘呃,其實我們的溝通還是挺成功的,百分之六十的成功率呢。’
‘一共聯絡了幾個?’
‘三個。’
好吧,就知道沒有那麼的順利,秦觀可是知道這次的租金之昂貴,可是破了整個電影公司的新紀錄了。
一個大教堂的場景地,電影公司願意付出十萬英鎊的價格去入駐,就這樣還是有一個教堂與他們失之交臂了。
‘所以?’
‘所以我們失去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但是我們將會去與它內部構造十分的相似的林肯大教堂以及歷史悠久的建造於十五世紀的羅斯林大教堂,去取景拍攝。’
‘這就是所謂的有失又有得吧。’
‘畢竟作為天主教的隱修院修會之一,那些維護正統教派的理念,對於我們的這部電影還是比較牴觸的。’
但是更多的想要推廣教義的分支教會,卻是對於電影的拍攝並沒有過多的牴觸,反倒是在現今社會中,他們更多的是一種保留性質的觀望吧。
對於信仰,來自中國的秦觀的感受並沒有國外的這群人深刻,因為中國的無為而治以及慈悲度人的幾種教義,與國外的不信上帝下地獄的稍顯苛刻的信仰不同,要寬厚上幾分。
所以秦觀自然不會理解其他人在拍攝這部電影時所承受的壓力,反倒是十分的放得開。
而後返回到劇組中的導演和製片人,也帶回來了一個十分完美的訊息,透過法國總統的首肯,他們可以進入到盧浮宮裡邊進行拍攝,而拍攝的場地也是存放《蒙娜麗莎》作品的真實的房間。
這是法國政府對於這部電影的支援,更多的還是看在了其中的女主角與男配角全部都選用了法國本土演員的原因。
再加上對於法國警探的一點點的美化,讓這部電影在總統的心中,留下了十分的印象分。
政治也是一種作秀的工作,能夠將自己國家美好的一面,更多的展現在世人的面前,那麼有什麼比得上一部好萊塢製作的全球發行的電影更加的迅捷呢?
所以三方的妥協,就形成了一個詭異的現象,除了秦觀這個美國工會註冊過的正式演員,這部電影裡邊沒有一個美國本土演員的參與,連群眾演員都分別由英法包圓了。
既然已經拿下了最為艱鉅的任務,剩下的就是秦觀對於自己角色的演繹了。
說真的,讓秦觀演一個哈佛大學的教授,整個娛樂圈內最高學歷的他,簡直是捨我其誰。
對於第一場在受邀的法國大學的內部,講一堂符號學的課程,並進行一場著作的現場籤售部分的籤售,這樣的鏡頭對於長期耳濡目染的秦觀來說,就如同喝涼水一般的簡單。
第二天的夜晚,在搭建的如同大學講堂般的場地中,背景的投影儀的大螢幕,隨著秦觀的侃侃而談不停的轉換著相應的影象。
連底下的導演都沒有想到,秦觀把他們劇組給準備的教義能夠詮釋的如此的完美,就如同他本身就是一個符號專家一般的老練。
這也是馬克教授的言傳身教,對於秦觀的影響太大了,他只要將這個老頭的身姿學個七八分的感覺,就足夠讓這些崇拜科學的局外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