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作者在這裡用邪魅這個詞語吧,因為此時秦觀那上挑的嘴唇,以及最不羈的眼神,都自帶著邪魅的屬性。
那種花花公子的撩人勁兒,此時在他的身上,被十分深刻的給體現了出來。
而在鏡頭後邊的徐靜蕾導演,此時才明白,姜文前輩為什麼會為她推薦秦觀演男主角。
只有秦觀這種在沒有受到中國式演技訓練過的璞玉,再經過西方大電影拍攝手法雕琢後的演員,才能夠演繹出,那個年代的中的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一干留洋少爺和文人們的真正的做派。
這是已經溫潤內斂起來的姜文的演技,所達不到的放的效果,因為那樣的角色,並不適合他。
但是,卻是該死的適合秦觀!
就彷彿這個奧地利作家的所有的筆觸,都將靈魂與精華贈與了秦觀,等待了近百年的歲月,終於迎來了這部書籍中的真正的男主角一般。
蓬蓽生輝,增色無邊。
隨著鏡頭的繼續走動,瞬間拉回了徐靜蕾已經有些放飛的思緒,而已經將摩托車停在了大院門口的秦觀,則一個瀟灑的跨車,就將穿著及膝馬靴的大長腿,給邁了下來。
頗有點紳士風度的他,仍不忘記回頭向著打攪了對方遊戲的一眾少女們,抱歉的揮了揮手,他高大挺拔的形象,以及瀟灑隨意的微笑,都讓這些春心被觸動的少女們,愣在了當場。
沒有劇本規定就應該這樣的演繹,也沒有臺詞的硬性要求,可以的去約束著她們此時的靜默。
可是這七八個年輕的小姑娘們,有一個算一個的,都齊刷刷的看著秦觀的背影,他的黑色的皮衣,以及他最後離開眾人視線的黑色高筒靴。
鏡頭中,沒有了任何人的存在,只留下迎接著秦觀少爺的老管家,隨著主人默默的離去的長跑馬褂。
“停!”
膠片的運作十分的精確,而提醒和那些小姑娘一樣愣神的導演的是,攝製組的攝影組長李平平,這個徐靜蕾專門從臺灣邀請過來的攝影大師,她也十分明確的與投資者之一的秦觀講明瞭邀請對方的原因。
實在是因為李平平對於民國戲和這個年代的劇目的拍攝太過於理解了,而作為一個拿了多個攝影獎項的臺灣人來說,請她來拍攝這部戲,絕對不會虧本的。
所以在這種時刻,就體現出了一個優秀的攝影師的價值,如同秦觀的每一部大作,都有一個業界有名的攝影師一般,充當著導演查缺補漏的啟明燈。
第一個鏡頭竟然如此的順利,讓在國內已經習慣了反覆拍攝的徐靜蕾的劇組成員,都莫名的感覺像是缺了點什麼。
不過下一個鏡頭,就沒有那麼的美妙了,因為這就是林園小姑娘與秦觀的一次美妙的單獨的邂逅。
也是他們的第一次的相見,更是這個小姑娘悲慘一生的開始。
因為她愛上了他,愛上了一陣風,不會為任何女人停留的風。
還是在這個大雜院,少女時期的徐靜蕾:林覺,正朝著上學的方向奔跑,而無法停下來的速度,讓她一頭撞進了正要進院門的秦觀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