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施主有理了?’
‘師傅您好,我是前兩天致電過這裡的秦觀,已經和果林大師約好了。’
聽到了秦觀回應的小師傅,比著唱喏的姿勢也不由的愣了一下,隨及他開始上下的仔細打量起對面的這位年輕的施主。
早幾日,自家的師傅就莫名的興奮起來,在每日例行的早課時,就和他們分享了這個訊息。
說是同樣來自中國的秦觀,要和他細談中國武術文化推廣的事宜,而就從那一天起,他們這些兩耳不聞天下事,萬丈心血照佛祖的和尚們,才瞭解到了秦觀是怎樣的一個人。
現如今他們聽到的,看到的關於秦觀的傳聞還真是沒有錯,就衝著眼前的這位男人的身姿氣度,到哪兒都是走紅的命啊。
小師傅收回了打量的最後一道目光,輕輕的一施禮,回到:“施主請稍等。”
然後就背轉過身去,一改剛才平和的氛圍,頗為有氣勢的對著大院內的徒弟們吩咐道:“好!第一階段的訓練結束,原地休息十五分鐘,等我回來後,再進行今天的後期教學!”
‘是!師傅!’
齊刷刷的一口的怪異的口音,還都是用漢語吼出來的。
如果忽視掉裡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長的頭髮都是金,紅,棕色的話,乍一看,還真以為這就是一所中國最普通不過的武館罷了。
跟隨在這個頗有架勢的小師傅的身後,不過走出了十幾米的秦觀,就知道他剛才他在門口的想法有狹隘了。
教授徒弟用的演武大院後邊,穿過走廊的是藏經室,然後是五百羅漢堂和佛堂,最後邊的則是這些僧人們的禪院,起居生活所用。
這個近千平米的場地,被果林大師規劃的十分合理,充分的利用了中國天圓地方的古建築學,將少林寺的最重要的建築構架,都微縮了一個版本,搬到了紐約。
還沒等秦觀從讚歎中回過神來,小師傅已經帶領秦觀來到了他們主持的禪房。
這個年紀不大的和尚,轉身又是一個唱喏,就敲響了果林大師的房門。
一個通告,裡邊的人就傳出了了一聲低沉的回應。
‘請進。’
小師傅在得到首肯後,就在門側一左一右將禪房的門推開,然後一個後退,續又一個作揖,很有規矩的退了下去。
因為光線的緣故,站在禪房門口的秦觀,眼睛不由的眯了一下,在適應了之後,就看清楚了房內的人。
‘快請進吧,秦施主。’
那個盤坐在蒲團之上的人,穿著一身最普通不過的暗黃色的僧侶袍,手中的念珠十分的普通,卻是能看出經常被它的主人拿到手中把玩的痕跡。
‘請坐。’
心中有信仰的人,總有一種不同於常人的精氣神,就算是自詡見多識廣的秦觀,也不得不曾讚一句,面前的這一位當得上得道高僧這個詞語。
果林大師的長相十分的普通,卻總給人一種平靜悠遠的佛性,彷彿他不是少林寺的嫡傳弟子,而是一個專攻佛法多年的苦行僧一般,佛性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