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釋然了,在電影的拍攝中,他第一次真真正正的當了一回主演,而他第一次去嘗試了藝術片的拍攝,同時他也學到了很多。
怎樣去配合導演意願的,真正的肆無忌憚的去表現自己,這是一種比中國國內更加奔放的自由的表演氛圍。
這部戲中,格斯對於秦觀的表演,竟然一個字都沒有去幹預,劇本在這裡,演員在這裡,我相信的人在這裡,背後的團隊在這裡。
因為大家都相信他,因為他的履歷中寫了,他是一名演員。
紅色的楓葉隨風落下,彷彿帶來了楓糖霜的味道,秦觀摸索了一下微微長出的鬢角,在一眾遠離時仍不忘記朝他揮舞著雙手的劇組大漢的注視下,邁進了他最新的座駕。
街道一旁的紅葉林中,殺青結束來接他的亞歷克斯的父母,正在仔細的為他們最愛的孩子整理著回家的行囊。
這個金髮的小男孩,帶著幾絲崇拜和痴迷,一直看到那輛藍色的車架離開社群,消失在街道的勁頭。
“吉米..寶貝兒,我們該回家了…”
“哦,來了…”這裡的小男孩,不知道他偶爾因為興趣而參演的一部戲,戲中的那一個人,會對他今後的道路選擇有多大的影響。
迴歸校園的秦觀總算能在緊張的工作時期有了一段緩衝,享受一下本屬於學生的無憂無慮。
可是公寓對面的約瑟夫,沒事總是在提的常春藤盟校的橄欖球聯賽,卻要開始了,這讓只想在家裡睡睡覺的秦觀一個頭比兩個大。
要說這常春藤盟校的橄欖球賽,哥倫比亞大學簡直可以算的上他們這一眾高校聯賽的鼻祖了。
1876年,哈弗,耶魯,普林斯頓和哥倫比亞四所大學組成了美國的第一個大專院校橄欖球聯盟。
緊接著其他四所美國東北部的布朗,康奈爾,達特茅斯和賓夕法尼亞又隨後的加入到這個聯盟之中,組成了當時橄欖球最強的八支院校隊伍。
隨後就是各地的院校紛紛的模仿,發展到現在足足有了60個分屬不同地方的橄欖球聯盟。
其實別看哥倫比亞大學現在的橄欖球運動是如此的爛,連路邊的爛番茄都可以跑過來嘲笑兩下,起碼自己還是個番茄,而對方連個毛線都不算。
早在1900年初的時候,那時候常春藤聯盟的高校中,並沒有取消體育獎學金,也沒有大力的去弱化學校內的運動的風潮。
這個時候的這八所學校的橄欖球隊伍,稱得上是全美最強的隊伍。
那時候的全美大學生橄欖球比賽,冠軍永遠都是出自常春藤的,畢竟常春藤是因為橄欖球才得名。
可是隨著整個學校的運作,和美國社會的發展,這八所最頂級的名校發現了自己的運營之路有點偏離了學校的主要目標,那就是精英教育。
過於提倡運動明星效應的體育獎學金,並沒有為自己的學校發展帶來現實性的作用,反倒是使學校的學術氛圍變的淡漠了許多。
於是乎,大家開始反思,學生上高校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這八所學校最終做出了非常明智的改革,取消了體育獎學金,而把所有的資源傾斜到了學術氛圍和研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