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170解結
從坤寧宮出來,李端錦望著外面藍藍的天空,心裡彷彿特別廣闊,他不由得吐出一口濁氣。
昨夜思考了一夜,有些事該做了,攘外必先安內,只有快刀斬亂麻穩定後院,才能騰出手來理順攸縣之事,防範北戎。
“擺駕慈寧宮。”
此時,太後正聽著宮人講述陛下對林家的細心,不但將林家人留在宮裡過夜,還陪著一起用膳,想到他們最近一次一起用膳還是為了給她補過壽辰,但那次因當初揭穿陛下對她的欺騙而不歡而散。
她和陛下是親母子,但現在兩人卻越行越遠,想到此,太後就心酸不已。
“主子,陛下來了。”靜巧來稟。
太後還在生氣,隨口道,“不見。”
這句話正巧被正要進來的李端錦聽個正著,李端錦擺手,對宮人吩咐道,“都下去吧。”
靜怡、靜巧等人看了看太後,也希望母子二人能冰釋前嫌、重歸於好,帶著所有宮人默默退了下去。
殿裡只剩下太後和李端錦,李端錦在太後對面坐下來,問道,“母後因何生氣?”
太後本是用後腦勺對著李端錦,見他有此一問,氣不打一處來,轉頭數落道,“陛下這麼能耐難道還不知道哀家生什麼氣?我且問你,你是什麼時候收服郭德魯的?”
郭德魯是太後一手提拔起來的,太後於他有知遇之恩,還曾救過他的命,郭德魯發過誓,這輩子一定效忠太後。
太後明明交代郭德魯,沒有她的口諭,不能讓李端錦出來,但見陛下沒事人一樣去坤寧宮,又來慈寧宮,分明是郭德魯不把她的旨意放在眼裡。
這說明,太後現在已名存實亡,無法掌控後宮,更別說現在陛下還和她對著幹。
“兒臣親政六年,若連皇宮都無法掌控何談掌大同萬裡疆域?”李端錦淡淡地說,“母後自小教導兒臣帝王之術,郭德魯這樣的內侍監,自然是誰能掌他生殺大權,他就聽誰的。”
“母後以為朕這麼做是和您對抗嗎?”李端錦問道,“恰恰相反,我是為了母後的聲譽以及大同的安危。”
不過是懲罰一下不聽話的兒子,還能上升到大同安危的高度?太後不悅地扭頭。
“母後可知,大同現在內憂外患,外有北戎虎視眈眈,在邊境陳兵20萬,其目的昭然可揭,內有攸縣內亂,還有謀朝篡位者在暗中助紂為虐。前有百年難遇的暴雨後有災難性的瘟疫橫行,如今的大同情勢岌岌可危,一個不好,皇朝覆滅,江山易主,也不是沒有可能。”
太後神色緊繃,面上雖力持淡定,但心裡已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她早已不問政事,只圖清閑,直到今天才知道大同如今這般艱難。
“兒臣從來都很感激母後的教導,沒有母後就沒有兒臣的今日。所以,母親的要求,兒臣會盡全力達成,母親的想法,兒臣會盡全力實現,母親的喜歡,兒臣會盡全力遵循。兒臣……沒有自己,只有母親。”
太後回想起李端錦小時候,課業很辛苦,他卻咬牙受著,從沒在她面前喊過苦,即便是大冬天下著大雪,也堅持卯時起。
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貓,纏著她想要準備他養一隻,那可能是他第一次向她撒嬌,但她還是拒絕了,被拒絕後李端錦沒有大吵大鬧,從此再也不提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