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機靈地來到張敬身邊打聽,得知了事情的始末,眼眶也紅了。
“嬤嬤別擔心,為了避免傳染更多人,還請清退宮人,關閉母後寢宮大門,朕與母後隔門說話。”李端錦說。
見李端錦這個時候還為宮人著想,靜怡抹了抹眼淚,“是。”隨後轉身朝太後寢宮而去。
等安排好了,靜怡來請李端錦,眼眶還是紅的。
“嬤嬤從小照顧朕長大,又是朕的乳母,朕與嬤嬤的關系不是尋常人可比,若朕真有什麼意外,嬤嬤一定要照顧好自己。”李端錦說。
靜怡用帕子遮住面容,已是哭出了細小的聲音。
“陛下別說傻話。”靜怡抽泣著寬慰,“陛下是真龍天子,上天會保佑您平安無事的。太後娘娘在等了,陛下去見太後吧。”
太後還不知道李端錦為了給林攸宜喂藥,與林攸宜唇齒相交之事。
聽到李端錦喚母後,隨即質問,“陛下是不敢面對哀家?”
“母後誤會了。”李端錦說,“兒臣恐怕是感染了瘟疫,不想傳給母後。”
寢宮裡,太後半天沒出聲,臉色煞白,手扶著大殿的木柱才站穩。
“可找太醫瞧了?”太後語氣急切地問道,伸手就要去開門,被靜怡攔住,“娘娘,不要辜負陛下一番苦心。”
“母後不要出來,您若是出來,兒臣掉頭就走。”李端錦的聲音此時傳來。
太後不知怎麼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十分複雜。
“我知母後不喜皇後,但她是朕除了母後之外唯一放不下的人,若朕有一天不在了,希望母後能寬容待她,給她一條生路。”
太後又氣又怒又傷心又無力,陛下都這樣了,還在擔心林攸宜。
太後雙手緊握成拳,下意識想出言斥責,但……忍住了。
“陛下怎麼如此不小心,若你真出了事,哀家怎麼辦,大同怎麼辦?”太後沉聲問道,沒有怒火,沒有悲傷,很是平靜。
李端錦在坤寧宮的書房裡就是在想,若是他真去了,留下太後、皇後和大同該怎麼辦,想了許久,他想到了一個保全他們的辦法。
“母後遇事不驚,處事果斷,治國之策不輸男子。”方才聽到他染了瘟疫,都能很快讓自己冷靜去分析利弊,就證明,雖然六年不掌政事,但太後治國之能一直在,這也讓李端錦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朕會在離開前,擇一李家子嗣立為太子,就煩請母後臨朝聽政,輔佐、教導新皇。”李端錦說,“朕有負母後教導,愧對母後,兒臣對不起您。”
“你是不孝!”太後雙眼看向屋頂,任由眼淚落下,李端錦令她很失望,但到這一刻,比失望更多的是害怕。
直到這一刻,太後覺得皇後、江山都沒有兒子重要。
那無數歲月裡,她唯一牽掛、支撐她走到現在的孩子,想到他可能會有不測,太後心痛得無以複加。
“你捨得下哀家,那皇後呢?”太後問道。
李端錦嘆氣,“若是她有幸存活,朕會送她出宮,到一處風景好的地方,讓她平靜度過餘生。若是……”頓了頓,才接著說,“若是她走在朕前面,望母後將我們葬在一起,不能同生,死同xue可是一種幸福。”
太後見他事情都想得明明白白的,心中的情緒更複雜。
李端錦離開後,太後失聲痛哭,自從先皇駕崩後,她就沒流過淚,但這次,卻是哭得不能停止。
李端錦聽到太後的哭聲,腳步停了下來,駐足了好一會兒,才再次提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