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她便意識到不妥,忙朝李端錦看去。
卻見李端錦正親手扶起懿長公主和王婉,並未注意到林攸宜剛才的細節,林攸宜才鬆了口氣。
“姑母、欽聖夫人,請起。”李端錦溫聲喚道。
懿長公主渾身一顫,陛下竟喚她“姑母”,如此親切,她瞬時紅了眼眶,激動得嘴唇顫動,卻沒說出一句話來。
王婉也很感慨,李端錦對她們的態度可不就是看在林攸宜的面子上,看來陛下對她女兒是真的不錯。
李端錦來尋林攸宜一起去迎太後。
李端錦率先上了龍輦,然後向林攸宜伸出手,林攸宜躊躇了一會兒,扶著鶯歌上了龍輦,卻是避開了李端錦。
“多謝陛下。”林攸宜道。
李端錦神色未變,但心下已是不悅,眼眸低垂了一瞬。
不悅的李端錦在林攸宜正要坐下時,一把扯住了她的手臂,隨即感覺到一股明顯的顫慄從那細軟的手臂處傳來。
“難道與朕接觸就讓你如此抵觸?”李端錦神色莫名地看向林攸宜,還是睡著時乖巧,一點也沒有清醒時對他的抗拒。
李端錦是帝王,若是他的皇後嫌棄與他接觸,不管他心胸多寬廣,都是無法容忍的。
林攸宜緩緩坐下,抬眸對視李端錦那一雙深邃的眸子,十分鎮定地搖頭。
臉色卻因強忍身體的不適而瞬間蒼白,看起來柔弱無依。
李端錦端詳了林攸宜好一會兒,終是看在她蒼白的臉上不忍心,松開了她的手。
林攸宜暗自喘了一口粗氣。
待林攸宜緩和過來,見李端錦抿唇不語,便轉移話題道,“承乾宮之事多謝陛下維護。”
李端錦撇了撇嘴角,雙手枕於腦後,往後一仰,輕嘆一聲,“你就是慣會哄人。”
偏偏他又吃這一套。
前朝和他意見相左的大臣多的是,阿諛奉獻他的也不少,後宮佳麗三千,溫婉可人的大有人在,但不諂媚不卑不亢的只有林攸宜一人。
李端錦從懷裡掏出那封遺書和玉佩遞給林攸宜,姿態十分隨意。
林攸宜看過後,目光定定地看向李端錦,眼中很是複雜。
李端錦此舉隨意,代表的卻是對她的無比信任。
但林攸宜還是要解釋的,“與臣妾無關,這玉佩早在臣妾未入宮之前就被王姝妍要走了,臣妾給陛下的那本冊子裡有記錄。”林攸宜仔細看了玉佩,雖然不記得是什麼時候給的王姝妍,但她記得鶯歌整理的冊子上就有這枚玉佩的記錄。
李端錦看了過來,“給你看,自是信你的,今日是你生辰,朕讓人封鎖了此事,待你空了再去處理。”
“多謝陛下。”林攸宜定定地看著李端錦,內心卻頗為動容。
作為至高無上的帝王,他能在牽涉人命時,以她的千秋宴為重,不管是為了皇家聲譽還是對皇後的尊重,林攸宜都領他的情。
按照以往的慣例,千秋宴一般是在坤寧宮設宴,但這一次,是林攸宜大婚後也是入宮後的第一次千秋宴,當時李端錦雖然心裡別扭,但還是十分重視的,讓人在平時只有重大宴席時才開放的宣政殿設宴。
此時,宣政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文武百官、後妃命婦們共聚一堂,穿得喜慶,笑容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