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4.拜見
新婦見舅姑是件藏心思的事,入城之前,我在館驛裡就已經裝扮齊整。
姨祖母劉太後對我當真不錯,去世前還親自為我賜下嫁妝,首飾都是宮中之物。我沒有在頭上插滿金釵步搖或明晃晃的珠飾,那太過惹眼。不能鋒芒太露又不能過於樸素,要在低調中彰顯出身門閥。
我選的是一組玳瑁篦釵,上面有精工雕刻的花朵鳳鳥,一看即知不是凡品。身上的衣服也費了些考慮,幾年前的蜀錦,顏色雖不搶眼,卻是這亂世中難得一見的質料。
我和魏郯在征途上行了婚禮,如今來到丞相府中,這裡的尊長姑嫂還是第一次見新婦。
堂上坐滿了人,男女老幼都有。似乎除了出征的男丁,魏氏留在雍都的族人都到齊了。甫進門,各種目光便從四面八方彙集到我身上,似乎有那麼一瞬間的安靜,落針可聞。
我脊背筆挺,拿出最端莊的儀態,斂容垂眸,朝前方款款邁步。
“夫人,少夫人傅氏拜見。”引導的張氏向上首禮道。
“少夫人上前來。”一個聲音徐徐道。
我微微抬眼,只見上首處,一名婦人端坐著,心想那大概就是魏氏的主母郭夫人。
魏氏的家況我大略知曉。魏郯的母親吳夫人是魏傕的元配,而郭夫人原本是魏傕的妾,出身寒門,卻頗得魏傕喜愛。六七年前,吳夫人病故,郭夫人成為繼室,也就是我現在的姑氏。
面前已經鋪上了繡墊,我雙手交疊於前,向婦人下拜道:“兒婦傅氏,拜見姑氏。”
郭夫人的聲音含笑:“少夫人遠行勞頓,快快起來。”
張氏過來將我攙起,毫不意外的,我對上了郭夫人打量的目光。
她不老也不年輕,看樣子正值盛年。看得出她對今日這會面很重視,身上的深衣漿得沒有一絲褶痕。烏黑的頭發梳作重髻高聳,飾物卻不多,臉上的白粉和精心勾勒的長眉,讓人看不清她的表情。
“聽說東邊近來雨水頻頻,不知路上順利否?”郭夫人拉過我的手,和聲問道。
我微笑,道:“謝姑氏關懷,路上並無坎坷。”
郭夫人頷首,笑意和藹。寒暄過後,她將堂上的魏氏族人一一引我見禮。
魏氏出身河西,算得高門,卻不算大族。魏傕沒有將河西的族人全部遷來雍都,只帶著幾個得力的兄弟子侄。所有家眷湊在一起,也就這一屋子的人。
郭夫人身旁立著年紀相仿的一男一女,錦袍總角,眉清目秀,像一對畫上的童子。在郭夫人的召喚下,他們與我見禮。
男孩叫魏安,今年十二歲,與魏郯同出一母,俱是吳夫人所生。女孩叫魏嫆,今年十四,是郭夫人所生。魏安淡淡地喚我一聲“長嫂”,掃一眼就收回目光;魏嫆卻不住地看我,滿是好奇。
除了魏嫆,郭夫人還生下了二公子魏昭,路上,我聽張氏說,魏昭也跟著魏傕出征去了,如今留在魏府中的子女只有魏安、魏嫆和兩個尚在襁褓的嬰兒。
“兄長出征在外,長嫂如兄。爾等當謹記孝悌,勿得違逆。”見禮之後,郭夫人對兒女們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