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資料庫,林徹明也知道一點。
小企業是用大企業的資料庫,而大企業總共也就兩個資料庫。
新世界集團牽頭的新世界ai大資料庫。
永恆科技和春來醫藥牽頭的ai靈魂資料庫。
這些資料庫裡記載著所有ai和人類進行模擬、或志願者和ai實踐實際相處時所有的資料。
後者更是長達一生,志願資料多得驚人。
資料庫計劃是在ai時代開啟不久後開啟的,到現在已經很豐富,更別說還會時時更新。
怎麼更新的…林徹明清楚。
就像他們都知道的,護衛隊只保護有錢人的財産,ai隱私政策也只保護有錢人的隱私。
像他們這樣生活在“垃圾場”的人,就是可以隨便被處理、挑選、拆解。
淨植連線的是什麼資料庫,林徹明不太清楚,他知道問了也不會有答案,但既然r公司能做出淨植這樣的仿生人,連線的資料庫只怕也是二者之一。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淨植確實透過相處可以基本預測到人類的行為、語言。
甚至都不需要相處。
人類總是有共通之處,林徹明明白。
ai並不會進入人類的內心,對於人類來說,ai都是工具,故而對於ai來說,人類會很難懂,但又好像沒有那麼難懂。
流於表面的那些……
對待ai的態度……
林徹明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
這個世界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嗎?
林徹明認為是有的。
這個世界沒有那麼絕望。
只是壓抑著,大家都很難釋放自我。
以及…ai接觸不到這樣的人。
林徹明雖然不是人類聖教,但他也從不批判反ai的人類聖教。
因為那個地方本質上是很多受高速發展的科技壓迫從而沒有去路,試圖掙紮,把世界重新抓到人類手裡的“革.命軍”。
“……我不是特殊的。”
林徹明只能這樣跟淨植說:“其實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會超出你的資料庫的推算的人類。”
但話說到這兒,林徹明又不確定自己到底能不能跟淨植說。
如果他是個騙他的賽博格,說這些自然無所謂;可如果淨植真的是個ai,他說這些……
林徹明一直都相信在如今的發展下,ai能夠誕生“自我”。
它們有一天,會認識到“自己”。
林徹明還在想自己要不要成為這個推手,淨植就已經先道:“可是阿林,你是我遇見的第一個這樣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