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萬歷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一直負責關家三家商鋪經營的二伯想要臨考前多抽出點時間來準備考試,決定提前去鋪子那邊盤點一下賬目。
關坤瑜盤算了一下時間,覺得自己託鋪子裡的人制作的鉛筆樣品應該已經完成了,便藉著出去玩的藉口纏上了二伯,要他帶著自己一起去。
正好陳繼儒這兩天懶癌又犯了,一聽可以不用教課,果斷放關坤瑜走人。
關家的三家商鋪分別開在不同的地方,二伯的打算是一天的時間全部巡視完畢,把賬目帶回去再細細盤查,他第一站便是距離關家最近的東武村的雜貨鋪,也是關坤瑜委託製作鉛筆的鋪子。
進了鋪子,二伯便叮囑關坤瑜道:“小呆呆,你出來玩可以,一會我叫個夥計陪著你,你就跟著他,不能亂跑,知不知道?”
關坤瑜點了點頭:“我知道了,二伯你忙吧,不用管我了。”
二伯對關坤瑜還是比較放心的,他最喜歡幹的是發呆而不是亂跑,比較省心,若是換了長房家的小胖子關坤吉那就真頭疼了。
“虎子你過來,陪著坤瑜玩會。”說完,二伯便跟雜貨鋪的掌櫃說話去了。
“好嘞。”
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學徒走過來,跟在了關坤瑜的身邊,這便是虎子了。
“小少爺,您打算去哪玩啊?”
“先跟我去趙叔那邊拿點東西。”
關坤瑜口中的趙叔乃是雜貨鋪趕車拉貨的車夫,稍微懂一點木匠活,關坤瑜便找他幫忙做了鉛筆。
來到後院,趙叔正在庫房整理貨物。
“趙叔,鉛筆做的如何了?”
趙叔見是關坤瑜來了,立刻走回自己屋裡,拿出來一個布袋來。
“前兩日便做完了,正想著明日趕車路過屯所的時候給小少爺送去呢,誰曾想您倒是先來了,您看看好用不。”
“嘿嘿,我這不是心急麼。”
和後世根據鉛筆芯的石墨含量將鉛筆分類一樣,關坤瑜的這個鉛筆套裝也是根據石墨含量,將鉛筆從甲號一直排到了癸號。
眼下大明根本沒有素描,也沒有答題卡需要塗,來買鉛筆的顧客肯定不會有這種軟硬程度的需求,所以這個套裝只是為關坤瑜一個人做的。
將每種標號的鉛筆挑出來一支,然後用鉛筆刀削好,拿了張故紙試了試,雖然效果和後世的産品有些出入,卻也足夠使用了。
謝過了趙叔,關坤瑜又問虎子道:“剛剛我進村的時候發現村東頭那邊好熱鬧,是有什麼喜事麼?”
虎子答道:“那是武老爺在給老太太過六十大壽,聽說一會還有大戲唱咧,咱們過去看看吧?”
前世關坤瑜對京劇之類的古典戲曲節目一直都沒什麼興趣,但眼下是大明朝,嚴重缺乏娛樂之下他居然覺得去瞅瞅解解悶也是好的。
當然了,這並非是他的主要目的,一般來說這種喜事都會開流水席,關坤瑜其實是在眼饞這個,不得不說,最近關家的財政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食物的質量。
關坤瑜找到了二伯,跟他說明自己打算在這裡呆上一天看戲,等明日再跟著趙叔的牛車一起回去。
二伯因為一天要跑三家鋪子,也沒時間照顧關坤瑜,便同意了,反正有自家的夥計看著倒也不用擔心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