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二天,陳繼儒的教學進度明顯快了很多,甚至在文字的教學完成之後還破天荒的指點了關坤瑜一下運筆的訣竅。
雖然這些訣竅關坤瑜前世就知道了,可天見可憐,陳繼儒終於也開始教點正經的東西了!
本來陳繼儒還想要再多教點東西的,不過二伯卻是帶著關坤如一起找上了門來。
二伯來找陳繼儒一方面是為了關坤如的事,當時關坤如拜陳繼儒的朋友王公子為師,結果王公子提出的要求是必須等關坤如過了縣試才能正式教他。
私下裡關坤瑜沒少聽到二伯母為這事抱怨,認為王公子根本就是在敷衍,他也只不過是個秀才而已,等坤如過了縣試還能教些什麼呢?
本來二伯並沒有這種心思,卻架不住二伯母不停嘮叨,時間長了,他也有些意見了。
這幾天也沒見著二房的人著急上火,關坤瑜還以為他們已經放棄了,沒想到今天居然找上門來請求陳繼儒幫忙指導學業!
另一方面,則是二伯本人也有一些平時讀書積攢下來的東西想要請教陳繼儒一下。
見二伯找來的時間點如此巧妙,關坤瑜不禁想:
“難道是我編的那個問路秀才把二伯給刺激到了?”
後來一問關坤如,二伯還真就是被刺激到了,不過刺激他的並不止是關坤瑜捏造出來背鍋的問路秀才,還有更加深刻的原因。
二伯本來就不喜歡打打殺殺的軍戶生活,十分嚮往社會地位極高的文官階層,況且社會風氣便是以科舉為尊,因此他在讀書上是下了苦功夫的,縣試也偷偷摸摸參加了兩次,只可惜每次都名落孫山,最近才偃旗息鼓下來。
原本二伯就想著已經攢了三年人品,最近是不是再去試試手氣,說不定能撞個童生回來,沒想到家中便來了兩個秀才做客,瞅著兩個活生生的人生贏家在自己眼前晃悠,二伯的心便更加的躁動了。
再後來,便出了關坤瑜的問路秀才,那些不靠譜的言論狠狠的刺激了二伯一番,當然,這些都只是燃料,最終點火讓他下定決心發奮苦讀的還是當天回家之後對關坤如無意中問出的一句話。
二伯問坤如他那個師父是哪個王家的。
南直隸一帶王姓很多,但他們並不是同出一脈,最開始二伯知道此人名叫王衡之後也沒做他想,今天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便問了出來。
當二伯見到關坤如臉上那種又興奮又迷茫還強忍著不敢說的表情之後,就知道其中必然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