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子想了想,覺得頗為有趣,便點頭道:“那便一人一個好了。”
“嗯,不多不少,一人一個。”
說罷,陳繼儒便招了招手,讓關家兩個小孩過來。
“聽說坤如你已然粗通文字,不知是誰何時為你開的蒙啊?”
關坤如回答道:“乃是父親前年親自為小子開的蒙。”
“開蒙兩年了啊,字認全了麼?”
“開蒙之前父親讀書,小子於一旁觀看,已然知曉了不少,現在字不說認全,但粗讀《論語》已是無礙。”
“兩年你便已經可以讀《論語》了!?可不要說大話啊!”
陳繼儒有些不信,哪怕撇去那些生僻一點的字不論,漢字光是常用字就有千餘,全靠死記硬背,通常而言,兩年時間光把《千字文》、《百家姓》一類的啟蒙書籍啃完啃透就已經非常難得了,更不用提《論語》這種微言大義的書了。
想了想,陳繼儒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出題考校考校好了。”
關坤如抬頭直視陳繼儒,朗聲道:“請恩師出題!”
陳繼儒笑道:“喲呵,倒是自信滿滿,這就叫上恩師了,不過,這恩師你到底要叫哪個還不一定呢。先不說了,我這便考考你。《千字文》中有‘龍師火帝,鳥官人皇’之句,乃是何意啊?”
“相傳伏羲氏用龍給百官命名,因此為龍師;神農氏用火給百官命名,因此為火帝,少昊氏用鳥給百官命名,因此為鳥官;人皇乃是的三皇之一。”
陳繼儒點了點頭,一開始他並不相信關坤如所說,便隨口問了個簡單的《千字文》語句,現在看來問題似乎過於簡單了。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關坤如接道:“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一下不只是陳繼儒驚嘆了,就連關坤瑜也瞪大了眼睛,他一直都知道關坤如在讀書,可在他看來關家是個軍戶世家,就算讀書也不過是隨意看看罷了,沒想到他居然能夠隨口接下《論語》中的句子!
句子是陳繼儒隨口選的,若不是將整本書背了下來定然接不上來,可若是要接上來,第一得下了苦功夫背書,第二還得有個好腦子,不然你再怎麼下功夫也是沒有半點用處的。
盡管背書只是科舉一途基礎之中的基礎,卻已然足夠刷下去絕大部分普通人了。
“真沒想到,二房居然還能出來這麼一個學霸!只可惜,生在了軍戶家,未來估計也就是儒商了。”
這邊關坤瑜感慨著,那邊陳繼儒已經又問完了幾個句子,關坤如都是對答如流!
“坤如啊坤如,真乃關家神童也!”
王公子湊過去低聲問道:“你光考校的背書,卻還沒問釋義呢。”
陳繼儒瞪了王公子一眼:“才開蒙兩年就問《論語》釋義!?幹脆我明年就帶著他去考秀才也跟咱們一樣做個諸生得了。這個小子不學畫,你教好了,要不你問問他釋義?”
王公子趕緊擺手:“不問了,不問了,再問便是欺負人了。”
說完,王公子轉頭看向關坤如,笑道:“你這學生,我便認下了,就是不知你願不願意拜我為師啊?”
關坤如不知道眼前的是誰,但再怎麼說也是個秀才,自己拜師肯定虧不了,當即拜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