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和夢境中的小孩磨合了幾個月,江晏知道,這是小孩被什麼事絆住了,停留在原地不動了。
江晏用意識看過去,看到小孩伸出了一雙細瘦的手臂,在路邊攔住了一個人,說著什麼。
江晏:……
難熬的環節到了。
由於小孩現在實在是太小了,沒有什麼勞動的能力,因此,他遷徙路上的食物來源大部分都是直接求人得來的。
這是比較好聽的說法。
江晏知道,還有一種更加普遍而通俗的說法,那就是乞討。
讓合江宗修亭峰峰主來第一視角體驗乞討,顯然不是什麼令人愉快的事情。
當江晏第一次看到小孩是怎麼生存下去的時候,感到整個靈魂都在火辣辣地燒著。
手上的食物有千斤沉重,他幾乎拿不住。
食物來源於一位面鋪的姑娘,她輕聲細語地勸著他吃。
一瞬間,江晏感到自己的靈魂和小孩似乎發生了重疊,他也和這個身體一樣,偏著頭,看著地磚上對稱而繁複的花紋,卻不敢看眼前人的臉。
江晏從理智上能夠理解小孩,但在情感上接受艱難。
……
但這樣的事情不會只有一次的,尤其是這個世界背景看起來還不太安定。
在一次次饑餓與滿足中,江晏甚至開始習慣來自別人的東西。
運氣好的時候,能像從前遇到的書生一樣,用不痛不癢的一點勞動,換來幾頓飯。
運氣糟糕的時候,碰不見收小孩的主顧,便只能碰碰運氣找食物——就像現在。
江晏順著小孩的視線,打量著面前的人。
這是一位老人,從外表上看,可能五十多歲了。
但江晏不能確定年齡。
在這個世界裡,過得不好的人總是衰老得更快一些。
這還是一位老婆婆。
她太瘦了,形容枯槁,只剩下稀疏的頭發,如雜草一般盤在頭頂,以至於讓江晏一時沒有分辨出來她的性別。
此時,這個瘦小的女人正坐著,從河水裡抬起雙手,慢慢扯出一件洗幹淨的衣服。
老婆婆把衣服放在簍子裡,抬起頭,平視著小孩:“孩子,怎麼了?”
江晏感到自己嘴邊動了動,聲音傳了出來:“我五天沒有吃飯了。”
“你有吃的嗎,你給我吃的,我幫你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