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朝廷與地方的不成文規矩,紅山城等重大城池,還有要道,都是朝廷郡尹府管轄,而那十萬大山中,藏夷之民都歸地方統治。
而金銀礦都在大山之中。
過去,朝廷與地方達成了協議,雙方劃定一些金銀礦區,共同開採。朝廷拿走大頭,地方也分走一些利潤。算是達成了默契。
如今,朝廷要改變這一事實,深入大山,大規模開採金銀礦,勢必進入藏夷的領地,與藏夷之民發生直接衝突,甚至釀成叛亂。
故而,劉雲勝一方面採取柔和的策略,與各位藏夷商議,擴大產能之事,另一方面向朝廷幾次上書,請求朝廷考慮實際情況,緩緩推進此事,不要釀成大亂。
但其時,恰好柳川在工業基地擔任貿易大臣,劉雲勝的上書都落入了長公主的手中。長公主嚴令下旨,訓斥劉雲勝,並嚴令他不擇手段,加大開採力度,限期必須開採出比去年多一倍的金銀,也就是800萬兩。同時,長公主還指令紅山都指揮使劉虎山,出動軍隊,強行開採金銀。
劉雲勝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劉虎山接到了長公主命令後,大喜過望,也不跟劉雲勝商量,立即帶著萬軍隊,直奔藏族產銀之地,勒令藏夷各個村寨所有青壯年,必須馬上下井去給朝廷挖金銀!
此舉,當然極大刺激了藏夷各族。
但在劉雲勝的調解之下,藏夷各族還是忍了這口氣,派出了不少青壯年,跟著劉虎山下井。
但劉虎山十分殘暴,根本不顧礦井礦工的安全,一味勒令日夜不停,加大開工力度。他眼中只有金銀,沒有人命。
那老者說,除了劉虎山之外,貌似還有很多大夏權貴,帶著商人也來到了紅山。
他們是與長公主關係密切的商人財團,也來紅山濫採濫挖金銀,據說都跟長公主有關,長公主有提成。
除了劉虎山出動軍隊,逼著藏夷各族出人充作礦工,這些大夏權貴也狗仗人勢,仗著大夏的槍炮,逼著藏夷人給他們採金銀。
劉虎山與權貴狼狽為奸,沆瀣一氣,一起欺壓藏夷各族。
在當時較為落後的開採方式之下,藏夷礦工被劉虎山和權貴勒令,不顧安全,濫採濫挖,終於釀成了惡果。
一天夜裡,只聽得一聲巨響,最大的一處金銀礦井滲水,繼而發生了坍塌。裡面有多達上千名藏夷礦工無一生還,統統被活埋在了礦井之下。
礦難發生後,藏夷各族當然憤怒非常,要求劉虎山和權貴們立即組織搶救,並停止在藏夷村寨地盤上濫採濫挖。
但那劉虎山非常狂傲,根本不鳥藏夷各族的要求,還放出狂言:“繼續給我挖!日子到了,完不成任務,挖不出足夠的金銀,老子要你們一個個村寨都死絕!”
藏夷各族,悲憤欲絕,氣氛非常凝重壓抑,衝突達到了臨界值。
劉雲勝聽說此事,當眾厲聲斥責劉虎山,不顧藏夷之民性命,草菅人命。他組織人手,進行搶救,最後挖出了藏夷礦工的屍體,妥善安置。
總算是平息了藏夷之民的怒火,沒有當時爆發大規模衝突。
但劉虎山對劉雲勝非常仇視,冷笑帶兵而去。
劉虎山經過此事,非但沒有收手,反而變本加厲。
他經常帶兵攻入各個藏族寨子,將所有青壯年都拉壯丁綁走,弄到礦井交給大夏權貴當奴隸使用。
膽敢不服從者、抵抗者,就會被他殺掉。
甚至有的藏族寨子抵抗堅決,造成劉虎山軍死傷,劉虎山攻破了寨子,就會全村屠殺,活著的只有壯男,扔進礦井中。
在如此喪心病狂的行為之下,藏族被劉雲勝好不容易安撫的情緒,終於大爆發了。
地方頭目胡均,趁機打出“反抗暴政、拯救藏夷”的旗號,起兵反抗。
隨後,就爆發了胡均的大規模叛亂,並愈演愈烈。
劉虎山惹事是個英雄,打仗是個狗熊,鎮壓不力,節節敗退,終於退到了紅山城邊,卻出人意料,沒有入城防守。
相反,在胡均糾集九萬叛軍,圍攻紅山郡時,他以剿匪的名義,帶兵居然跑了!
最後釀成了大夏朝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民族叛亂。
柳川聽完了老者的敘述後,眼睛要冒火了。
這種事,實在是該死!
劉虎山罪該萬死!
喜歡女帝的內閣首輔請大家收藏:()女帝的內閣首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