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君去上課,衛家娣也跟著去看熱鬧,反正老師也不趕人,衛家娣就在旁邊聽,也跟著學。
這樣一來,宋子君有人陪著,也不無聊,熱情空前高漲,每天回到家都興奮地給宋盈君表演她當天學到的舞蹈動作或者唱歌技能。
她還嚴格按照舞蹈老師的要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壓腿,定時拉伸,說是為了保持身體的柔韌度。
宋盈君也就放心再回到江城,還是住在衛疆學校原來給安排的宿舍,方便她每天去江邊的店裡。
衛疆每天也定時給店開門通風散味。
楊津還是利用自己的人脈,給宋盈君介紹廚師。
他們三個人一閑下來,就是去不同的餐廳試菜,很快就把江城的港式餐廳都試完了,甚至連一些偏粵式港式菜的酒樓也都試了一遍。
楊津和衛疆都沒什麼感覺,但宋盈君已經心中有數了。
請廚師和服務員,都是會江城話的優先,最好能會點粵語,不會也沒有關系,主要看工作能力。
應聘的人流水一樣在宋盈君的店裡進進出出,這條街做生意的人明面上不在意,但都在暗暗留心著,還派人去打聽做的什麼生意。
打聽到回來說是做港式冰室的,都鬆了一口氣——這條樓就是酒樓和咖啡館和蛋糕店居多,港式冰室,這邊還沒人做。
他們主要是覺得,港式冰室嘛,都是做小生意的,他們做的酒樓是大生意。
咖啡館麼,都是坐辦公室和香港生意人去得多,客源不太一樣。
這港式冰室,他們有點看不起,是小家生意。
不過這樣一生他們也就放心了,反正不會跟他們搶客,冰室能吃什麼呢,能有他們熱辣滾燙的飯菜好吃麼,不能比的。
至於裝修麼,整體門面是木質的,招牌是白底紅字,門框鑲了點綠色的瓷磚。
裡頭的桌椅都是木桌,有木桌椅卡座,還在其他空間放著折疊桌子和電鍍折疊椅,全都是木質邊,綠色皮質的靠背和椅墊,地板是花磚。
頂上有帶燈的古銅吊扇,牆上也有打木框的大選單,選單還是白底白字,還貼了些現在流水的香港明星歌星的海報。
這裡有不少老闆都是去過香港的,覺得跟香港的冰室還挺相似。
只不過他們還是覺得,跟自家的酒樓沒法比,跟旁邊好幾間的咖啡館嘛,也不是同一個型別的。
跟江城其他的冰室比嘛,好像也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反正就是不構成威脅。
於是他們的擔心就都消停了,只剩下好奇,好奇這家店選了這麼個位置,到底能不能打破以前的店的“三個月虧本”、“半年倒閉”的魔咒。
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服務員很容易找,就是廚師比較困難。
宋盈君試菜,主要試兩樣——炒牛河和絲襪奶茶。
其他的菠蘿包倒還好,只要用料差不多,包面起酥的菠蘿皮就能做好。
但炒牛河和絲襪奶茶,真的是要有點功夫才炒得出來。
最近楊晶莉和衛國到咖啡館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楊晶莉一來就坐在落地窗邊最角落的位置,她的店這個位置是個凸出去的半圓位,離宋盈君的店最近,一眼就能看到進出宋盈君的店都是些什麼人。
衛國最近是每天中午,下午茶和晚飯時間都被拉來這裡坐著,兩人還打包了飯店的晚飯到他們店裡坐著吃。
衛國表面不願意,其實心裡也好奇,他的這個弟弟和弟妹開的店,到底能不能搞出一個名堂來。
楊晶莉天天看著宋盈君進進出出,嘴裡也沒好話:“你弟弟這個老婆,那衣服套裙天天換,鞋子包包也是變著花樣的搭,不知道的還以為開夜總會呢。”
衛國沒把這放在心上:“你管她穿什麼呢,我也不知道你在這裡看什麼,他們不是做冰室嘛,關我們什麼事。”
楊晶莉哼了聲:“冰室你以為就吃吃炒牛河和奶茶呀,她請人是要做這兩道菜,可是正宗冰室是有咖啡的,還有菠蘿包和法蘭西多士,勉強算是西點了。”
衛國不以為然:“菠蘿包算什麼西點。”
楊晶莉顯然不滿意他這種反應,撇撇嘴:“反正到時如果她敢搶我生意,選單上有蛋糕,我肯定會出手的。”
衛國覺得煩,拿起手裡的報紙翻看:“隨你……惠州那邊的事還不夠你操心的。”
楊晶莉一聽,心情頓時又輕鬆起來:“有什麼好操心的呀,那邊很多香港做房地産的都湧進去了,我爸爸銀行也給那邊放了很多錢呢,遲點會更好!”
十月底,宋盈君終於請到了合心意的廚師,她的“幸運冰室”正式開始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