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盈君就一句:“放心吃人沒事,正常澆水施肥。”
說完她就鑽廚房裡,廚房門一關,跟蘇美蘭一起備菜去了。
衛疆在院子裡把後頭來的人都攔在院子裡,不少人還站廚房的落地窗前頭,揮手的揮手,敲玻璃窗的敲玻璃窗。
衛疆最後沒法子,找了塊紙殼子把宋盈君那兩句“放心吃人沒事”,“正常澆水施肥”豎大門邊。
盡管這樣,還是有人推門進院子裡抓著衛疆問個不停。
還有問“我家地裡一多長一份,我孫子就發燒了,是不是這玩意邪乎?”的。
衛疆都給氣笑了:“你孫子發燒趕緊帶衛生所看病去!”
但是村民們哪是這麼好能應付的,都得親口問過一遍,又聽衛疆親口說過一遍,最後還是一臉不放心沖廚房去。
廚房門推不開,他們只能扒在廚房的落地玻璃窗邊,看到裡頭兩人忙著備菜的背影,只得一臉不甘心地離開。
衛疆見還是不停有人來,幹脆把仨小孩子叫到院子前頭來,
仨孩子見人進門就發選單,帶他們到桌子邊坐下。
衛疆緊接著就拿個本子筆到桌邊問人想吃啥。
這招果然有效,人剛坐下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來,問兩句就腳底抹油跑了。
蘇美蘭一邊備菜一邊納悶,這正月還沒過,客人不多,咋的今天突然就開始備這麼多菜了?
她想了好一會兒都想不明白,幹脆問宋盈君。
宋盈君:“村裡農作物長雙倍的事兒很快就會傳出去,接下來會有很多鎮上的人來,再遲點會有更多其他地方的人來,咱們村裡能吃飯的地方不多,我們做好準備迎客。”
·
一個月後,蘇美蘭才真正體會到宋盈君這段話的含金量。
“衛家湧全村的地裡的東西都成雙地長”這事兒,先是從村裡傳到其他村,又從村裡傳到鎮上。
一開始來衛家湧的人,除了村長去請來的專家,和聞訊而來的地方媒體記者外,就是其他村和鎮上的人。
來的人多了,看了稀罕,又聽說最早瓜果結雙的是宋盈君家的農莊,就起了嘗嘗的心。
這一嘗,覺得味道新鮮好吃價錢還便宜,宋盈君家農莊的名聲就這樣傳了出去。
再加上村裡的路已經修好,村裡的事一上了新聞和報紙,其他鄉鎮和市裡的人也都來看熱鬧。
當然還有不少單位組織的活動,也都到村裡來,來的人越來越多。
村裡也開始出現更加多的“農家樂”。
還有不少人故意來宋盈君家看選單,宋盈君也不怕,都是大大方方地讓對方把選單抄回去。
來宋盈君家抄選單的人都覺得宋盈君好,當自家來吃飯的人太多坐不下的時候,還會特意把客人介紹到宋盈君家。
所以宋盈君的生意一點兒也不受影響,還越來越好。
還有不少鄉親,從來沒做過生意,看著別人賺錢心裡紅火卻不知道咋辦的,都跑去問宋盈君。
宋盈君還會根據來問的人家裡種的什麼,大概擅長什麼來替他們開店思路。
家裡打漁的,可以專做海鮮,還替他們想了幾個招牌菜,這樣能跟其他農家樂區分開來。
家裡不打漁只種菜有會做菜的人,可以從孫秀芬家裡進點豬肉,有了硬菜保證,再做點其他簡單的家常菜就行了。
來問的人太多,宋盈君決定把幾種開店思路都整理出來,全都寫在紙上,一邊寫一邊懷念上輩子創業的時候,用電腦做策劃案搞融資的日子。
她寫好,讓衛疆去影印,準備給鄉親們人手一份。
衛疆拿到那份“開店參考”眼都瞪大了,“這這這”了好一會兒才組織好語言:“媳婦你這也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