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飯是……”
譚小澄接了她的話:“萬歲爺在文華殿正與閣部幾位大臣議事,說是中午的時候要留大人們一起吃飯,正等著傳膳呢。”
他的臉色也很不好看,甚至已經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屁股,這頓板子估計是要挨定了。
這還真有些麻煩。外廷那些文官,本就大多對宦官看不上眼,若這回再讓閣部那幾位老大人抓住把柄,不定會惹出什麼亂子來。
夏綾問:“如果現在再去準備一份新的還來得及嗎?我可以幫你們一起弄。”
譚小澄搖了搖頭:“恐怕不行。若是從這走東華門出去到尚膳監,等膳房備好了菜,再送到文華殿,快的話也得要小半個時辰,這事還是瞞不過去。”
夏綾想了想又道:“那你們呢,平時都是怎麼吃飯的?”
幾個近侍卻忽而都禁了聲,支支吾吾的誰都不說話。
夏綾有點急了,一跺腳道:“有什麼不能說的,這事還想不想解決了!”
這時,譚小澄小聲答:“唔,我有個幹妹妹,有時候下了值,就去她那對付著喝碗白粥。”
夏綾心下了然。內侍在宮中沒有吃飯的地方,大多都是從筒子河邊燒好了飯,上值的時候帶著,但等到吃的時候,早已經涼透了。暖和的時候還好,真到了寒冬臘月,饅頭能凍得硌牙。
但宮女是可以在內廷搭火做飯的。於是有的內侍為了能吃口熱飯,便與相熟識的宮女湊一個爐灶吃飯,久而久之就搭夥過起日子來,在宮中俗稱“對食”。
他這位幹妹妹,想必就是譚小澄的相好了。
夏綾道:“小譚公公,能去你那幹妹妹那裡先借幾碗粥不?咱們兵分兩路,你跟我先送幾碗白粥到文華殿去,其他人趕緊去尚膳監再置辦一桌吃的,如果快的話,應該正好能接上!”
譚小澄卻有些猶豫:“這法子能行麼?我們吃的這些東西哪能入萬歲爺的口,那不是成了欺君了……”
“事急從權,總比讓皇上和幾位大人餓肚子的好。”夏綾知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心一橫說,“都是地裡長出來的糧食,怎麼分到爐灶裡就還能有高低貴賤了?”
譚小澄領著夏綾繞到了仁壽宮的偏門,在後殿與隔牆的夾道裡,有個小姑娘正蹲在廊廡下,用蒲扇往爐膛裡扇著風。
“圓妹!”
聽到聲音,小姑娘抬起頭,露出了一個幹淨的笑容。
這小姑娘大概十六七歲的年紀,生的一張小圓臉,一笑起來嬌憨天真,看著便不像有什麼心機的人。
“小澄哥,我猜你就應該快來啦!”
譚小澄向夏綾介紹到:“這是湯圓,我的幹妹妹,你叫她小湯就行。”
湯圓這才發現還有個別人跟著一起來,不由得有些害羞:“這位是?”
“額……”譚小澄撓了撓頭,他這才想起來,自己似乎還沒問過夏綾該怎麼稱呼。
夏綾很快答到:“噢,我姓喬。”
湯圓抿嘴笑了一下:“那小喬哥,你跟我們一起吃點熱乎的吧,正好粥煮熟了。”
“哎,我們不是來吃飯的。”譚小澄將湯圓拉到一邊去,同她低語了幾句,只見小姑娘臉上的神情越來越凝重,透著深深的擔憂。
譚小澄又安慰了湯圓幾句,摸了摸她的頭發。湯圓點點頭,對他說:“小澄哥,那你先給小喬哥倒杯水喝,我去盛粥,很快就好。”
譚小澄十分聽話,拿起地上的水壺倒了一碗水遞給夏綾。大概是爐子正在用來煮粥,壺中的水是涼透了的,夏綾有些畏涼,便只端著沒有喝。
夏綾看著湯圓在認真忙碌的背影,不禁同譚小澄贊了句:“你這幹妹妹真是位好姑娘。”
譚小澄被誇的還有些不好意思了。他紅著臉道:“她啊,沒什麼心眼子。正好這仁壽宮空著,沒有哪位主子在住,她就負責每天把殿內都打掃幹淨了,雖然辛苦點,但也犯不了什麼大錯,平平安安的就挺好。”
不一會,湯圓便盛好了粥,規規矩矩的將食盒收拾妥當了。她將食盒遞給譚小澄,仍有些憂心的說:“小澄哥,要是這事能成的話,你記得來告訴我一聲。但主子要萬一怪罪下來你也別怕,還有我能伺候你呢。”
譚小澄憨憨的咧了下嘴,有點像哭,又有點像笑。
湯圓看向夏綾:“小喬哥,你也是,多保重。”
看到這兩人這樣,夏綾的鼻子還怪酸的。
她對譚小澄說:“小譚公公,這事要想渡過去的話,一會你一定照我教你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