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03章 分庭抗禮定大局
之後的情況就如狐女所想, 雲州侯最初不敢動手,那麼之後只會越來越猶豫怯懦,徹底失去動手的勇氣, 他們眼睜睜看著浙州蓬勃發展,在黎默言的手中越來越強大,強到從起初雲州海州敢聯手發起進攻,到再不敢提起這個念頭, 唯恐黎默言想起自己,做事是愈發謹小慎微,不敢做出絲毫大動作。
也是在這兩年裡,黎默言徹底掌控浙州,將每個區域的功能徹底開發出來,比如柳城就是禽類養殖基地, 而楊城和唐城就是專門的藥材生産地, 浙州這邊有個寧島,魚類資源最為豐富,她領地裡的海産大多就出自此,另外還有專門的礦産,桑蠶養殖大城等等, 來滿足百姓各種所需。
至於星光縣, 也早在一年前升級到星光城, 黎默言太久沒開啟升級頁面,自己都沒發現, 還是有一日路過城門, 發現城牆上刻著的字規格變化, 顏色從縣城的淺紅,變為府城的朱紅色, 這才發現這點。
當時她站在城門口,望著沐浴在陽光中的星光城三個大字,底下是川流不息的百姓,由於她所管轄的州府都不收入城費,所以進出的人格外多,瞧著也格外熱鬧,不過百姓進出要接受檢查,確保身上沒有帶危險物品,或者是重要機密,類似於上輩子的安檢。
也是靠這,城北刀具這類的鐵制物品管理很嚴格,都不許帶入城,要先放在城門軍這保管,走的時候再讓帶走,這讓很多初次來浙州的武師很不滿,甚至表示以後再也不來,黎默言一律無視,敢動手的就打回去,破壞了東西就勞作賠償,態度十分強硬。
漸漸世人就知道浙州的規矩,上交武器都很痛快,要麼繞道不從這兒過,黎默言還多出一個獨.裁名聲,可浙州裡的百姓卻拍手稱快,畢竟武師連武器都沒了,再想動手也會剋制許多,加上護衛隊嚴懲過幾次,即使逃到天涯海角,犯事者也會被抓回來懲治。
有這樣慘痛到可以說是恐怖的教訓在前頭,後來者自然會吸取前車之鑒,再暴躁的武師行事收斂許多,不敢輕易以武犯禁,而不會武的百姓就是受益者,不用擔心走在路上被波及,更不用害怕說錯話被毆打,說話做事都大膽,日子當然喜樂安平。
更別說這樣的安檢,還真抓到不少探子,或者被僱傭而來殺手,笑死,連武器都帶不進行,全身上下比臉都幹淨,還算什麼殺手,之後有關浙州這邊的生意,那些殺手和賺賞金的家夥就不接單,讓浙州的治安愈發好。
也正是如此,浙州各個方面發展都快,之前其他州還千方百計想要打聽浙州的資訊,到現在他們是千方百計瞞著浙州的訊息,不想叫底下的百姓知道,饒是如此,那些靠近浙州邊線的城鎮,也是哭著喊著想要投入浙州,畢竟他們也是人,誰不想過安穩的好日子。
這樣的民怨附近三州壓到現在實在是壓不住了,尤其建州那場海戰元氣大傷,到現在都沒能緩過勁來,為此加大稅收,這兩年底下的百姓過得苦不堪言,最北邊靠近浙州的那個楓林鎮不堪重負,聯合附近兩個鎮,一起殺了縣令,提著對方的頭作為投名狀,連帶全鎮人一塊投入浙州。
黎默言要是單單把人收下還好,她卻把這三座鎮的人送回來繼續生活,派兵送的,最後這些兵就駐紮在縣外不走了,擺明瞭是給三鎮人撐腰。
雖然鎮上還沒有插.上星光旗,可和姓黎也差不多了。
建州侯急得是坐立不安,他知道黎默言的這種行為是一種試探,外面其他州也在等他的反應,可建州侯真是左右為難,他要是強烈抗議,惹惱黎默言導致她出兵怎麼辦,但他要是沒有任何反應,讓對方覺得自己好欺負,想要出兵一口吞下又該如何是好?
最後抗議還是要抗議,可又不能抗議得那麼強烈,就是嘴上多嚷嚷,手上半點行動都沒有,浙州那邊就派個人出來和他打嘴仗,這叫建州侯鬆了口氣,只顧著嘴上吵,像是事太多把三鎮忘了。
結果五日不到,就有一地鬧起引來星光軍,這次都不是鎮,直接是個縣城,地方可不小,一座府城也就三、四縣城,不等建州侯反應,就不斷有地方起義的事,搞得他是焦頭爛額,知道事情不能放任下去,否則不用星光軍打過來,建州自己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