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人居然讓他重操舊業,豈不是說他們想到一塊去了,虧他為黎大人擔心,大人深謀遠慮,哪需要他來擔憂。
杜正明很是羞愧,感覺自己班門弄斧,居然還為此沾沾自喜,以為給鎮子避去一個大禍。
黎默言見杜正明遲遲沒開口,而且面色越來越紅,以為是對方不願意,又不好拒絕,便開口說,“如果你不願,那便繼續留在錢莊賬房,不用為此有負擔。”
杜正明聽到這話,急忙開口,“我願意。”
隨後發現自己的話太過急切,沒有讀書人該有的氣度,趕忙收斂平心靜氣,整理好衣衫後,他緩緩開口,“大人我願意。”
黎默言笑著點點頭,“願意就好,你來鎮子已有不短的時間,說說對於星光鎮教育的看法。”
她心底其實已經有了一份草稿,但畢竟沒從事過教育行業,對此並不熟悉,外人行指導內行人做事,無論放在哪裡都是大忌,所以她想聽聽對方的看法。
杜正明略一沉吟,“師與師間亦有不同,最初的負責啟蒙,教學生讀書識字,初讀四書五經,等考取功名後,就能前往更厲害的老師那學取知識。”
說完他看向黎大人,就見後者邊聽邊點頭,說得愈發流暢,“我認為鎮子現在的情況,只能教學生讀書識字,更加高深的知識,不如先放在一邊,而且以前學生讀書是為學得文武藝,賣於帝王家,星光鎮未開科舉,想要讀書的人恐怕會少上許多。”
這還是好聽的說法,怕是根本就沒有。
人做事總要有理由,要麼有好處,要麼是因為興趣想做,讀書可不是容易的事,要是讀成後不能當官,估計只有喜愛學習的人願意讀書,但這樣的人肯定不多,至於獲得知識開闊眼界之類的道理,鎮民要是知道,也不用去讀書了。
所以黎默言面對的問題,反而和場地成本人力沒有關系,這些她都能輕鬆解決,主要的問題是該如何吸引鎮民來讀書。
即使她想開科舉,星光鎮的體量也太小了,根本沒有那麼多朝廷部門需要招人,即使有,等小孩書讀出來,崗位也早就被別人佔了,實在是投入時間長,又沒什麼前景。
這點黎默言已經想到,而且她把杜正明叫來也不是為辦私塾,而是……
“教全民識字?!”杜正明即使再三告知自己要鎮定,不能一驚一乍,依舊被黎大人的話,驚得站起來。
他緊盯著黎大人的臉,觀察對方的表情,判斷這句話是真是假,全民識字啊,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從古至今從未有哪一國做過,哪怕是統一列國的先祖都沒有,他的第一反應是這怎麼做得到呢。
“這麼多人的花銷,紙張怕是……”
杜正明說到一半,自己先收了聲,因為在天河國珍貴無比的紙張,在星光鎮只是擦手如廁用的消耗品,雖然紙張的質量不如天河國,可用來寫字毫無問題,至於墨水的話,他知道大人新開了染布坊,隨便弄些顏料出來充當墨水十分簡單。
所以他略過這個問題,轉而想到其他方面,“既然要教全民識字,那時間該如何安排?白日大家忙著上工,定是不願來學習,如果放在休息日或者晚上休息時候,來到是能來,但強硬要求鎮民前來,恐怕會激起民怨。”
畢竟累了一天,好不容易能躺下來休息,卻被佔用去識字,沒人能高興。
黎默言一笑,“沒擔心,我早就想好了。”
她之所以放在現在才教人識字,也是因為最近才達成條件。
……
最近,鎮民發現鎮子上的一些變化。
食堂門口經常會有告示,上面會有些小訊息,比如哪個食堂在做活動,那兒的面半價,又或者是木匠鋪出售五套瑕疵品,價格只是原本的三分之一等等。
起初鎮民並沒注意,畢竟他們大多不認識字,可次數一多,尤其是黎大人專門弄了個告示欄,發布這些訊息,鎮民有些坐不住了,這樣的優惠他們也想要啊,於是下次再瞧見告示牌,都會第一時間詢問旁人寫了什麼。
可惜識字的人實在太少,他們的朋友親人大多也不認識,即使難得碰到一個認識的,時間也已經晚了,東西早就被搶光了,只能眼睜睜瞧著識字的人笑得合不攏嘴,一樣物件一樣物件往家裡搬。
這種情況他們真是羨慕死了。
於是鎮子上颳起一陣風潮,各家各戶恨不得把自家識字的人供起來,有一家考了十年都沒考中秀才的童生頓時嘚瑟起來,以往耗費大量家財,卻毫無建樹的他吃飯不敢多夾菜,說話不敢太大聲,此時此刻眾星捧月,就是走路都帶風。
原本聽聞他沒考上秀才,其他人都是一臉惋惜,表示行行出狀元,人生不是隻有讀書一條出路,而現在則是——
“哎呀,你家的見山認字啊,真是有出息!”
“這把椅子就是見山買來的,才花了三十文這麼便宜,真好,真好。”
“見山啊,下次有這樣的好事,把你王姨叫上,到時候我幫你說個漂亮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