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她是打算把地龍養一養,狀態恢複後放到其他農田,試試會不會提高産量,之前她知道牛糞養地龍很好,不過牛糞她沒有,就用豬糞試了試,卻有了意外的好收獲。
黎默言感到驚喜。
豬的數量上來以後,豬糞的處理就是非常大的問題,處理不好,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比如影響水源,尤其是土壤,豬糞裡面含有微量元素和重金屬,這些金屬留在土壤中富集,到最後甚至會導致土壤硬化,影響作物生長甚至是減産。
如果金屬被作物吸收,最後又被人吃下,金屬就留在人體中,危害村民的健康。
對於豬糞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將它完全發酵後,作為肥料用於農田,不僅不用擔心豬糞的汙染,還是非常強效的肥料。
可這又引發了新的問題,該怎麼堆肥,畢竟豬是雜食,豬糞發酵要比牛羊難,時間也慢,黎默言讓人試了幾次,發酵的效果都不如意。
她一度為這些問題十分頭疼,怎麼村子都和糞山有不解之緣。
只不過第一次的蜥獸糞山是好東西,而這次的豬糞山就完全是大困難了。
結果煩惱這麼久的東西,全被這條粗如蛇的地龍解決掉,而且看它的狀態,完全不怕發酵産生的高溫,可以迅速而大量處理掉豬糞,同時解決村子內肥水不夠的問題,加上地龍本身就是寶,能喂雞喂鴨,又是上好的餌料,簡直是一本萬利。
黎默言眼中光彩連連,正好老姚的這片田今天剛收割,她讓人先不要栽種,領著一幫子人在田裡挖掘,果然挖出不少背上生有紅線的地龍。
她如獲至寶,將這些地龍統統抓回去,弄到養豬場附近的豬糞處理屋,讓它們幫忙解決堆積如山的豬糞,而地龍也完全沒讓她失望,原本需要幾個月發酵的豬糞,經過一個晚上就被解決掉一小部分、
這還是數量少,要是地龍多上幾倍,搞不好一個晚上就能處理幹淨。
原本負責發酵豬糞的洪婧雪頭都大兩圈,每天望著越堆越高的豬糞山,她都怕倒下來把自己壓死,愁得不停揪頭發,就在發絲要被揪光前,大人帶來了救星。
贊美大人!
洪婧雪蹲在豬糞前也不嫌髒,徒手抓了一把最上面的,這些豬糞幹幹燥燥,幾乎聞不到異味,她抖抖手中的幹豬糞,後者就鬆散地落下,已經完全發酵好了,完全不用怕燒苗,是最上等的肥料。
她和另外處理豬糞的陳白薇對視一眼,皆從對方那看到喜悅。
陳白薇轉身拿來麻袋,洪婧雪則抓起鏟子,她利索將糞堆最上面的那層鏟入麻袋中,鏟著鏟著她發現豬糞中,有一顆顆卵,陳白薇也看到了,脫口而出:“是地龍蛋。”
洪婧雪沒想到就過去一夜,地龍連蛋都下了,這可是孵化出新地龍的寶貝,她趕緊把之前裝袋的豬糞倒出來,用手抖散,將裡面的地龍蛋挑出來。
好在地龍大,下的蛋也大,用心去找很輕松就能找到,找完就重新裝袋,直到露出底下那層發濕的豬糞,繼續讓地龍來發酵,順帶將地龍蛋埋進去。
洪婧雪想起什麼,對陳白薇說,“我記得我爺以前會往糞土裡加些枯葉,或者幹草莖,咱們也試試?”
陳白薇沉默點頭,又指著糞土道,“分兩批看看效果。”
洪婧雪明悟過來對方是想看加了枯葉,和不加枯葉哪個效果好,這點還是她們從黎大人那學來的,“還是你想得周道。”
後面兩人便埋頭苦幹,等幹豬糞全部裝袋,先送去農田那邊,然後抓著麻袋去後山,準備弄幾袋枯葉,黎大人說了,如果這次的豬糞幫紅薯增産,就給她們分一筆獎錢,所以兩人都幹勁十足。
即使最後婧雪抓枯葉,抓得氣喘籲籲,她卻越幹越起勁,期待拿到獎錢的那天。
黎默言沒想到挖個水渠,居然還能挖出意外的好東西,解決掉村子堆積的豬糞,以及缺少肥料的兩大頑疾,隨著水渠逐漸成型,只差和小河的連線處還沒打通,等最後這點土被推開,河水滾滾湧入水渠中,瞬間將聚道沾滿,多餘的水從兩旁溢位。
她望著這略顯洶湧的一幕,想著等水渠正式砌成,連通河道的口子要收小點。
黎默言取出地契,上面有一條條藍色的線正在生成,這代表著水線,就如脈絡一般蜿蜒貫穿農田,而代表農田的圖案上,也泛起一層柔和的藍色,這代表著的是水。
清水逐漸淹沒農田,她大致看了一圈,所有農田上都泛起水藍色,並沒有哪塊農田被遺忘,看來她的規劃並沒遺漏,再過一天看看,確定所有田都被水滋潤後,再用石磚修建最終版的水渠。
反正是用石磚修建,水渠的邊沿可以建得寬些,作為讓村民行走的田埂,這樣以後他們進農田,就不用走又小又窄的泥田埂,就輕松多了,還不用怕不小心滑倒,坐出一屁股泥。
而老姚這麼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看著自己漫來的河水,心中的情緒來回沖蕩,叫他整個人都無法平靜下來。
這樣一條水渠簡直就是他們農民的命根子,以前的村子祖祖輩輩花了幾十年,為他們這些後人留下的渠,卻因為旱災不得不背井離鄉,被他們舍棄了,每每挑水的時候,他都會想到這條渠,心中感到刺痛。
而現在,黎大人為他們建了一條新的水渠。